2020年12月4日晚,憲法日專題講座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舉行。本次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主辦,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劉怡達以“現行憲法的由來”為題進行學術報告,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易駱之,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律事務辦主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高中,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肖豔輝、蔣海松應邀與談點評,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展鵬賀主持。

劉怡達副教授首先介紹了設立國家憲法日的重大意義。随後,他從曆史的視角講解了現行憲法的制定背景在于不同曆史時期的交彙,并梳理了八二修憲過程中的客觀和主觀因素。在客觀方面,八二修憲處于“文化大革命”結束和改革開放開啟的曆史分界點,憲法需要适應實行全面撥亂反正和迎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雙重需求。在主觀方面,時代變革的親曆性塑造了八二修憲者及其背後的政治決斷者的法治觀和憲法觀。

(劉怡達主講,展鵬賀主持)
劉怡達副教授以現行憲法序言規定的“無産階級專政實質上即無産階級專政”和第1條規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為例,分析了現行憲法具有的“革命和改革之間”的雙重特質。他認為,雖然“八二憲法”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一些舊因素,但八二修憲者以其智慧和擔當,使得“八二憲法”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能夠不斷接納各類新因素,特别是為了開啟和迎接改革開放的新曆史時期,通過五部《憲法修正案》賦予“八二憲法”更多的改革特質。劉怡達副教授以“隻有知道我們從哪裡來,才能明白我們要到哪裡去”作為結束語,認為隻有知曉我們的憲法是從哪裡來的,才能明白我們實施憲法要去往何處。

(講座現場)

(高中老師評議)

(肖豔輝老師評議)
與談環節中,高中教授提出憲法的包容性在立法技術上有什麼體現、憲法雙重特質中對革命特質如何理解、憲法如何實施等問題。肖豔輝副教授從比較法視角探讨改革和革命的含義,并從憲法基本原則的角度讨論憲法實施的問題。蔣海松副教授分析了八二憲法的曆史貢獻與時代局限,并倡導全院師生踐行憲法、擔當公義,形成學術自由、勇于表達的良好氛圍。

(蔣海松老師評議)

(同學們提問)

(黨委書記易駱之緻辭)
與談結束後,現場同學積極提問互動,就合法性審查機關的設置是否合理等問題與現場老師進行交流。最後,易駱之書記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大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樹立起對憲法和法律的信仰。本次講座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文字 | 喻娜
圖片 | 鄧宇 徐童
審閱 | 蔣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