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具有溫潤心性、啟發新知的獨特魅力。“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研習法理,離不開飽讀群書、深耕經典。求索法義,需要習古人之典籍、發時代之新聲。流傳千年,法理的意義因經典而不斷豐滿;綿延九州,法理的複興籍經典而更加深刻。思享經典是法理研究行動計劃一以貫之的精神要旨和基本方法,精研中國古代典籍是法理研究深入推進的必由之路。
法理是中華法律文明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概念。中華法治文明是人類文明史的瑰寶,中國古代典籍沉澱着睿智的法理思想。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明達法理”“明于法理”之類的法理表述俯拾即是,“刑以法理”“教以法理”為代表的法理描述所見繁多,儒家、道家、法家等均對法理作了深刻探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曆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中國古代法理思想,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智識資源,是追尋中國特色治理之道的源頭活水。

為了挖掘中國古代經典中的法理思想,采撷中華優秀法治文化中的法理精華,弘揚文化自信、構建中國話語,法理研究行動計劃定于2021年3月在“千年學府”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舉辦“中國古代經典中的法理”學術研讨會暨“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第17次例會。

在千年學府舉辦“古代經典中的法理”研讨會,堪稱相得益彰,珠聯璧合。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嶽麓書院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要充分運用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總書記關于嶽麓書院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的重要論述對研究法理也有深刻啟示。“實事求是”,即尋求事物内部的規律性,求其所是。法理則是法律現象的本質與規律,是法之所是。法學當中的“實事求是”首先就體現為對法理的探尋。習近平總書記對“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全新解讀,注重時代性,把曆史文脈推進到新時代。而對法學研究來說,法理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1900年前的《漢書》留下法理的第一個腳印,而開來繼往,守正創新、書寫新時代的法理畫卷更是當代學人之使命。
現将會議事項公告如下:
一、參考議題
1.“法理”在中國文獻中的起源與演化
2.儒家經典中的法理
3.法家經典中的法理
4.墨家經典中的法理
5.道家經典中的法理
6.其它諸子(家)經典中的法理
7.中國古代法典中的法理
8.中國古代案例、判詞中的法理
9.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法理
10.中華法系法理的概括與提煉
11.佛、道二教經典與中國古代法理
12.中國古代法理與哲學
13.古代法理思想的創造性轉化
14.中國古代法理思想的後世影響
15.中國古代法理思想的當代借鑒
16.中國古代法理與文化自信
17.中國古代政論名篇中的法理思想
18.法理與義理、情理、事理、道理、公理、天理等相關概念
19.中國古代刑法志中的法理
20. 某本古代經典著作、某位古代思想家的法理研究
21.“實事求是”對法理研究之啟示
22.其他相關主題
二、時間與會議形式
時間:2021年3月(具體時間及報到地點另行通知)
研讨會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特邀專家和提交論文者優先參加線下會議。
地點: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
三、主辦單位
2003网站太阳集团
西南政法大學
吉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
浙江大學光華2003网站太阳集团
浙江大學法理研究中心
“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秘書處
《法制與社會發展》編輯部
《嶽麓法學評論》編輯部
四、支持單位
中國法律史學會
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
五、秘書處聯系人
蔣海松,13507466657
王奇才,18612001827
汪全軍,15574963517
郭 晔,18810701058
六、投稿信息
會議投稿截止日期:2021年2月25日
投稿郵箱:hunanfaxue@163.com(聯系人:蔣海松)
歡迎各學科領域專家學者圍繞上述議題撰寫論文,共襄盛舉。
原定于2020年舉辦的同題例會因疫情原因順延至此,之前已經投稿的論文繼續有效。也歡迎廣大學者繼續投稿。
2003网站太阳集团
“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秘書處
202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