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2003网站太阳集团于11月15日晚在法學樓404會議室召開主題座談會。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曹升元和湖南工商大學廉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鄧聯繁分别作專題輔導報告,院長屈茂輝和院黨委書記易駱之分别主持專題報告與自由發言環節,在校的院領導班子成員及部分師生代表參加。

曹升元書記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對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淺出、鞭辟入裡的解讀,深刻闡釋了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思想觀點、重大制度安排、重大工作部署。曹書記的報告報告論述深刻,内涵豐富,重點突出,既有政治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又有理論的溫度和實踐的厚度,令參加宣講報告會的同志深受啟迪,倍受教育。

鄧聯繁主任将全會精神與法學專業聯系起來,從“法學的契機”角度切入,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上對全會精神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解讀。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兌現承諾的表現,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意義非凡,同時也給法學專業提供了衆多具有重大研究意義的課題。鄧主任的報告主題鮮明、内容豐富、思想深刻,闡釋了四中全會精神之于法學的要義,既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指導性,令人深受啟迪、備受鼓舞。

在自由發言環節,與會代表暢所欲言,結合各自的專業分享了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的體會。肖海軍教授縱論古今,認為人類文明并不會終結于西方資本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還需要向中華民族傳統文明問道,切不可掉入西方主導的話語體系的陷阱之中。

唐雙娥副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為對于國土空間“三條紅線”,目前隻有《環保法》通過确立“保護優先”的原則,踐行了“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政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務轉化為了法律制度,但目前尚未擴展到自然資源、城鄉規劃等領域,值得關注。

李勤通助理教授結合自己的授課經驗,指出制度是普遍性跟特殊性結合的産物,既要符合人類共同的價值,又要符合特定的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由中國的曆史文化的獨特性所決定,是中國人民的曆史選擇,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蔣海松副教授從制度思維、實踐思維和曆史思維三個角度出發,将一國制度比作一國的“操作系統”,認為制度建設需要承接曆史,并且落到實處。

龍博助理教授結合自己從事國際公法研究的體會,指出國際社會是一個叢林社會,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決定着本國國際法研究的水平,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将推進我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也将為我國國際法的研究帶來巨大的機會。

周子實助理教授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認為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我們國家到了新的階段,調整生産關系或上層建築的體現。并且結合自己的歸國感受,認為國家之間的差異很大,外國的制度經驗不能照搬照抄,法學研究應該特别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屈茂輝院長和易駱之書記在主持和總結的時候特别感謝了曹升元書記和鄧聯繁主任到我院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做專題輔導報告,同時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作為社科理論工作者特别是法學理論工作者,我們要結合專業優勢,認真學習、準确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銳意進取,守正創新,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标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