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業損失嚴重而無奈裁員、一些商家擡升口罩價格、少數人士散布謠言而形成恐慌……這些都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現的新的法律問題和風險。為幫助公衆了解和規避法律風險、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疫’路有法”實踐團隊在學院分團委書記劉璇子老師的帶領下,策劃推出戰疫系列普法視頻。希望發揮法學生的微薄之力,用所學所想助力疫情防控、複産複工,并幫助公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就業是民生之本。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這是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大小企業受到不小的經濟沖擊,有的甚至難以生存,掙紮在倒閉邊緣。許多企業為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無奈通過降薪、調崗、撤崗等方式進行自救。
那麼在疫情期間,企業是否能夠解除與員工之間的勞動合同?是否能夠辭退員工?員工對此又該采取何種措施呢?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這都是法學生着眼疫情防控、助力複工複産的重要關注點。
本期勞動争議普法視頻以一人分飾兩角的形式,挖掘疫情時事,講述法律案例。
本期普法視頻聚焦疫情期間的勞動争議問題,并進行講解和案例分析,有利于幫助公衆利用法律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據悉,“‘疫’路有法”實踐團隊還将推出謠言篇等戰疫系列普法視頻,以期貢獻法學生的微薄之力,助力疫情中法律風險的防範及應對,共克時艱!
知識鍊接
裁員,是經濟性裁員的簡稱,是因用人單位的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單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間依法進行的集中辭退員工的行為。實施經濟性裁減人員的企業,可以裁減因生産經營狀況發生變化而産生的富餘人員。
變相裁員多選用其他方式,諸如調整崗位,績效考核,末位淘汰,工作施壓等等方式,從而達到裁員的目的。
(程度佳 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