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婷 孫雨娴

2022年12月8日晚7:30,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屆新文科研修營開班儀式暨學術論壇以線上方式順利舉行。開班儀式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蔣海松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位委員會主任屈茂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吉豫、浙江大學光華2003网站太阳集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豔東,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王奇才,中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彭中禮教授、湖南師範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黃文旭、本科研修班班主任王聰老師、碩士研修班班主任王中老師以及全體新文科研修營學生成員共同參與開營儀式。

會上先由湖大組織者介紹新文科研修營的背景及具體安排,再由各位校外導師進行針對性評論。各位嘉賓就法學教育如何應對新文科精進行了共同研讨。2003网站太阳集团JM中心執行主任宋曉慶、2003网站太阳集团數字法學研究院秘書長王靜等參與交流。

儀式伊始,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蔣海松首先介紹了參加本次儀式的各位嘉賓在新文科領域的探索以及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新文科背景下推進“新法科”建設的成果。2003网站太阳集团直面信息時代大背景,力圖培養“法律+信息技術”複合型法治人才,做好跨學科融合。屈茂輝領銜團隊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流程智能化審判監督關鍵技術研究》以及首批國家級新文科項目《以信息技術與法律融合為抓手的“新法科”改革與實踐》,此外學院還獲得了《理工經管多領域融合背景下“新法科”建設實踐》(湖南省新文科項目)、《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法學”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省高校教改重點項目)等諸多新文科項目。除了普通的法學教育之外,力圖引導學生能運用信息技術,善于運用智能思維探索與解決法學問題,了解信息技術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将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融入到法律研究與教育之中,推動法律教學創新。在此背景下,成立了首個新文科研修營,讓學生成為新文科改革的主體。首批共選拔了45名研修營學員,包括23名本科學員及21名碩士學員、1名博士學員,本科學員中還包括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湘潭大學的3位外校學員。

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位委員會主任、國家級新文科項目主持人屈茂輝教授緻辭。屈茂輝教授介紹了研修班背景。基于新興學科與法學的融合,傳統文科需要緊跟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新文科研修營主要采取雲端方式,跳脫了傳統班級的設置,吸納了更多類型的人才。他指出,新時代的法科生應對兩個問題作出回應“法律的計算問題和計算的法律問題”。他預祝新形式的研修班取得成功,同學們能學有所獲,增進友誼,專家們能不吝賜教,并對大家的未來生活表達了美好祝願。

蔣海松老師介紹研修班具體安排。他指出,研修班不改變原有學制,隻是在原有學制之外靈活增加新文科訓練。新文科研修營的亮點在于以學生為主體,把新文科教改成果、科研成果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具體整合學院現有力量,培養複合型法治人才。研修營後續将開展新文科系列講座、常規訓練、整理新法科閱讀基本書單、探索新法科課程設置、到合作單位調研,每位學員主持一項課題。作為成果體現,出版《計算法學導論》等教材、出版新法科演講錄、出版學生新文科成果集等。

校外導師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吉豫對這項新穎的數字時代人才培養探索機制表達了衷心祝賀。她指出,全世界已邁入數字時代,數字化治理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動力。面對新形勢、新需求、新機遇、新挑戰,法學界和法學生責無旁貸,需要積極回應時代命題。她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科技革命與未來法治跨學科交叉平台與《人大法律評論》編輯部舉辦的未來法治學生論壇等相關活動,力圖探索新科技與法律緊密結合、交叉融通,培養适應未來法治建設需要的法學人才。她也點贊了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新文科建設的成果。她認為一系列重要立項展現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研究實力,研修營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切身投入數字法治領域。希望大家努力走出舒适區,拓展全新空間。最後,她祝賀首屆新文科研修營能取得豐碩成果,展現活躍的創新力,開拓數字法學的嶄新圖景。

校外導師代表、浙江大學光華2003网站太阳集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豔東教授幽默風趣地指出,學術研究除了學校的支持,更主要是從自身興趣出發。他表示,數字法學随着名稱的更疊,研究内容也從諸如網絡犯罪、大數據殺熟、平台監管這一類具體的法律現象到形成數字法學這一學科,再升華至國家層面的數字法治。這也是一個從微觀到宏觀、從具體問題到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從地域問題到全球問題的過程。他認為,新文科的發展将朝着純文科到文理并蓄再到理科領銜新文科的脈絡前進,技術在法學研究的比重日益突出,目前中國的智慧司法是一個新的契機和發展方向,将引領全球數字化的發展。他尤其鼓勵青年學生投身數字法治研究,認為這個新領域正是青年學子大展身手的舞台。

校外導師代表、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學部秘書處辦公室秘書、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王奇才副教授發言。他引用馬克斯·韋伯對“現代性的傳統”的論述,指出創新并不意味否認傳統,而是跨越時空的對照和思考,文科不僅要有平行學科的交叉,也要有跨越時空的交叉,進一步指出法科學生需要養成三種思維,即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應培養三種意識,即問題意識、反思意識、合作意識。他提出,元宇宙等新技術在延續數字治理部分議題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治理難題。以法治化方式實施和推進元宇宙治理,應當重視體系性整合、法治主導、合法性思維優先。

中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司法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彭中禮教授認為此次活動順應時代的脈搏,這是湖南法學教育界第一個也可能是全國法學教育界第一個新文科專門的研修營,體現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值得推廣學習。他認為新文科建設體現了法律人主動參與時代變革的使命,法律人的使命感體現在新文科的各個方面。最後,彭教授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變化,要始終秉持着“我思故我在”的精神,堅持人的主體性地位,将思考融入到時代變革中,從而不斷地發現、解決問題,倡導同學們為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湖南師範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慕課《大數據與法律檢索》主講人黃文旭老師結合其多年的大數據檢索課程的教學經驗,簡要介紹了數據、數字與法律相結合的必要性。他認為不應隻停留在數據的檢索,而要着重于檢索後具體實踐的分析研究。另外,黃老師表達了對兩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日後更為緊密合作推進新文科交流的期待,并由衷地祝願全體研修營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獲。

校外專家發言完畢後,湖大研習營帶班班主任發言。本科研修班班主任王聰老師認為,在新文科這一熱點背景下,每個人都是新生。作為老師,他們也和學生一同學習、一起成長。新文科這一理念已經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區分舊文科與新文科有重要意義。他結合本科期間的經曆,談到作為交叉學科的新文科對學科選題壁壘以及人才分割等問題的突破。面對新時代浪潮,王中老師借用王汎森先生“天才成群而來”,呼籲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新文科共同體”,在新文科領域内一起學習奮鬥。

碩士研修班班主任王中老師重點談到法律對人工智能規制問題的必要性。他認為,要背靠數據化的大趨勢,更多關注對人工智能的法律規制實現路徑問題,重視國家對這一問題的重視與政策導向。同時,他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問題的前沿性與難度性所在,各位同學應用心學習,把握寶貴機會,鍛煉能力,從而開闊眼界、加深認知。

随後進入學生代表發言階段。本科學生代表李佳桧從高中的理科背景出發,分享了法學與理科的共通點,倡導将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專業技能相結合,成為“法律+信息技術”的複合型法治人才,為新時代的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碩士生代表蔣涵從犯罪的現狀出發,分析了新文科在司法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優勢,同時認為法學方法和技能的應用是新文科的基礎,故應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才能眺望更高的遠方。
博士生代表劉倬全亦從其科研經曆出發,結合所做課題分享寶貴的科研經驗,并表達對此次活動順利舉行的祝願。

外校學生代表、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張芷維則從青年學生角度出發,認為新興領域為青年學生帶來了機遇,我們應予以反饋,為中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作為外校學生,他也表達了對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會珍惜此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之後,進入學生問答環節,參會人員踴躍發言提問,老師們一一予以回應并給予大家真切祝願,強調同學們應積極參與後續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我,獲得新的成長。至此,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屆新文科研修營開班儀式暨學術論壇圓滿結束。
“新文科”研修營學員心得選輯
本科學員楊芸菁
今晚這場雲集了衆多法學名家的思想盛宴,不僅讓我對“新文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學業道路有了更為清晰的規劃。身處工業4.0時代,任何學科都與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與融合,作為社會發展導向的法學更是應當走在發展前列。計算機科學技術不僅能幫助法律人簡化司法工作,進行高效全面的司法大數據分析,還能夠以人工智能為依托,幫助法律人進行簡易法律判斷。同時,随着人工智能不斷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随之而來的如人工智能法律倫理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學者們重點探讨的問題。“新文科”下法律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趨勢,勢必會給傳統文科帶去強大的沖擊,但也開拓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機遇與挑戰,争當全面信息化時代下的一批新法律人。我的家鄉實行“3+3”的新高考制度,給了我充分的自由同時學習文理科的機會。同時,作為一名從工科轉專業到法學的學生,我對人工智能也有很大的興趣,望自己能夠牢牢把握住研修營的寶貴機會,如高豔東教授所說的:增強問題意識,反思意識和合作意識,同研修營的老師與同學們多多交流學習,與大家一道,攜手進入“法學+信息技術”的新文科時代!
碩士14-桂穎琦
《“法學+信息科學”新文科的基本認識體系——“新文科研修營”開班儀式感悟》
認真聽完了“新文科研修營”開班儀式中各位老師、同學的全部發言,感慨頗深、啟發很大、受益良多。九位老師的發言合在一起可以基本構成以“數字法治”“計算法學”等為名稱的、以“法學+信息科學”為基礎的新文科的認識體系,即“數字法治”“計算法學”究竟是什麼、在研究什麼?為什麼要研究“數字法治”“計算法學”?如何開展“數字法治”“計算法學”的研究?
就研究内容的問題,屈老師作了很清晰的闡述,“計算法學就是要回答兩個問題,法的計算問題和計算的法律問題”,王中老師也提到了“法律人工智能的法律規制問題”和“法律人工智能是怎麼實現的問題”。也就是說,計算法學的研究包含兩個大闆塊,一個是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法治效率,宏觀上例如智慧司法、智慧法院建設問題等,微觀上例如運用爬蟲技術自動地、便利地獲取相關數據開展實證研究、運用統計分析軟件基于數據深入分析法律問題等,也就是蔣海松老師提出的“讓文科生養成在信息時代基本的信息技術”。還有一個大闆塊是如何應對計算科學發展帶來的各種法律問題,例如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數據安全問題、AI人工智能相關的作品知識産權問題、法律倫理問題等。
就研究意義的問題,如張吉豫老師所言,“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革命已經開始,世界邁入數字時代,各領域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數字化。”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法學與數字相結合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彭中禮老師講到了“使命”的問題,“通過對時代洪流的觀察,盡可能發現時代發展規律,從規律中發現法律人的使命。”也就說,法律人要做契合時代背景、符合時代規律的研究,數字法治就是這樣的研究,這就是其研究意義所在——做擔當使命的法律人。高豔東老師提到了域外數字法治相關研究欠缺的現狀,中國可能成為世界相關領域的開創者、領頭羊,還提到了學生青年群體在傳統法學的研究上沒有優勢,但在新文科、信息科學與法學相結合的研究領域較之傳統學者更易出成果。王聰老師也認為“最有創新的研究,都是在交叉學科中産生的。”可見,數字法治的研究兼具重要的個人意義、社會意義、國家集體意義。
就研究方法的問題,由于是開班儀式,沒有涉及具體的研究方法,老師們提到的都是思維理念上的方法問題。王奇才老師提出了“三個思維”和“三個意識”,創新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問題意識、反思意識、合作意識;彭中禮老師提到了“思考與批判”,“要不斷發現和思考時代的新問題,在思考時代的制度改革、體制改革、生活方式變革中,凝練問題意識、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法學研究人員自始至終都應該具備的、要貫穿一生的“看家本領”,也是我們作為法學生在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摘取過程中、在法學學習的入門階段必須要培養的思維、意識和能力。
高豔東老師講到了浙大光華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相關研究曆程,從16年左右首次提出互聯網法學,到18年提出人工智能法學,20年提出數字法學,随着名稱的“升級換代”,其研究内容也逐步由微觀、具體的法律現象發展為宏觀、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由企業、個人的私主體問題發展為國家政府的公主體問題,由地方的、中國的問題發展為全球的、世界的問題。這是數字法治具體研究方向轉變、研究内容升華的典範,由小及大逐步遞進、發散。導師屈老師經常教導我們,“小問題做得再精細也隻是小問題,更要把握宏觀的、全局的方面,要兼具深度和廣度”,此點已牢記在心,望自己在日後的研究中堅持落實。
另外,除知識學習外,本人對本次會議還有一個印象和感觸極為深刻的點——哈工程20級本科生張芷維同學。作為20級法學碩士研究生,聽完張同學的發言,内心充滿無限愧疚和反思……被張同學對學科前沿狀态和動态的熟悉程度、積極了解和廣泛參與全國範圍内各大高校學術活動的主動性,以及在大三年級即已有的清晰的個人規劃并将之付諸實踐的行動力震撼……開始了自己在已有的n次對前6.5年法學學習成果質疑基礎上的第n+1次質疑……法科修行之路還很漫長,繼續努力……争做“法學+信息科學”的複合型“法治人才”,立志未來至少能為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一顆“沙礫力量”。
博士學員劉倬全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了各種耳目一新、歎為觀止的成果,使得人類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關于新時代法學思考和追問。作為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感謝學院給予了我們這個機會和平台讓我可以在這一領域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實踐,感謝各位老師抽出寶貴時間為我們傳道授業,期待在新文科研修營與同學們一起探讨和交流。
外校學員、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科生 張芷維
作為一名在哈爾濱讀書的法科生,我非常感謝2003网站太阳集团能夠破格将我納入研修班正式學員之中。今日開幕式發言的老師,很多都是智慧法治領域知名的學者,也曾拜讀過這些老師們的論文。例如,對于張吉豫老師将會講解的“數字法理”的相關内容,我便曾經拜讀過張老師的《數字法理的基礎概念與命題》一文。一想到後續老師們會給我們進行專業的學術講座,有直接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就很是激動。
在新文科的發展背景之下,科技與法律的碰撞塑造了全新的法科。法學研究對象的外延有明顯的擴大,包括隐私、信息、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問題;法學研究的範式也有所革新,計量法律學、法統計學和司法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将會成為全新的法學研究範式;法學内涵範疇也有所換新,包括計算法學、數字法學、人工智能法學、互聯網法學等。在此基礎上,2003网站太阳集团依托國家級新文科課題,開展新文科研修營,利用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強大的學術平台培養新法科學生。作為外校學生,能參與本次研修營,真的是十分寶貴的機會!再次感謝2003网站太阳集团開放和包容的态度!我會珍惜這次機會,向各位老師同學虛心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