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黎四奇:除了法律,更應有生活——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3屆畢業典禮院長緻辭

時間:2023-06-15 浏覽量:

C24E

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 黎四奇


同學們:

大家好!

逝者如斯夫,又到了一年一度相互告别的時候。人是情感性的動物。正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别。在這樣的場景,總是會有些傷感,我也想像大家在撰寫畢業論文中的緻謝一樣盡情地揮灑自己的感歎。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知識關于自然,而智慧關乎人生。雖然法律和自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法律仍屬于知識的範疇。關于法律知識,課内課外,老師們已和大家講得很多,所以今天我不想過多地談法律,隻想談如何生活與如何幸福。因此,本年度我畢業典禮緻辭的主題是:除了法律,我們更應有生活。所謂生活,顧名思義,就是既然被生下來了,就要活下去。人生不過百年,但是在這段時光中,生而活卻并非安閑自得。對于生活,和大家作以下交流,期望在以後的人生中大家都能找到自己與屬于自己的生活。

一、做真實的自己

馬克.吐溫有句讓人很受用的話,他說:人生中有兩天最重要,即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為什麼而活的那天。在出生的那天,我們被賦予了生命,有了生活的根本,而在知道自己為何而活的那天,就成了真正的自己。在這兩天中,一天是生命的存在,另一天是靈魂的存在。哲學家康德曾說:凡活着的都要活下去。然而,殘酷的現實是,有的人活了一輩子,即使是到了行将就木的那一天,他可能仍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尋找與發現自我的一生。

人生在世,我們隻是過路的旅客。本質上,人生沒有意義,因為從被抛入這個人世間起,生就意味着死亡。盡管生命本身虛無飄渺,但是隻要活着,我們就應盡力地去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從而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尼采曾言: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時,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人生匆匆,恍如流星。在有限的時光裡,我們都應找準自己的方向,應清醒地去證明自己。


14952


煙火人生中,一定要學會自我欣賞,耽誤了路邊風景就是在浪費生命。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要學會一心向陽,和自己為伴,簡單而行,忠于本心。用心去感受生命之美,但是不要生活在别人的陰影中,不要以别人的眼光作為你生活的尺度。

想過得真實是很難的,其因不僅在于自我的混沌無知,而且也可能源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然而,當我有一天閱讀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時,就更加明白一個道理(盡管有時很難做到):不忠于自己,時刻戴着面具過日子,想過得快樂确實不易。魯訊先生認為: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不可能過上離群索居的生活,人們都或多或少地生活于别人的評價之中,但是迷離之中,不能忘記了我是誰及我應該是誰。

二、做幸福的自己

幸福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的,但是做到幸福并不那麼容易。人生是一種矛盾的交織,是一種評價與被評價的綜合:一方面,為了成功,我們不得不活在他人的評價中;另一方面,為了個性,又想活得自我、随心與随性。叔本華在其《人生的智慧》中對幸福提出了三個頗發人深省的觀點:第一個是人應從自身的本質去尋找幸福,而不能隻是在“别人如何看待你”中尋找幸福,因為外在的東西并不可靠;第二個是過多地犧牲自己的健康去謀求身外之物,這樣的幸福可能使人無福消受,因為外界無常;第三個是健康的人格是通往幸福的關鍵因素,因為精神富有會使我們心智強大而處世不驚。人世間熙熙攘攘,總有讨厭你的人,也總有喜歡你的人。幸福的人不應全然活在他人的評價中。


120FD


随着年輪的轉動,我們日益會發現:繁華落盡之時,真正能讓我們幸福的還是身心健康、思想敏銳、人格堅實與靈魂有所依。人越文明,越孤獨。我們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輝煌與燦爛,最終都是需要用寂寞來償還的。在某方面,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就是幸福的另一種表達。其實,生活并沒有那麼複雜,一時一心,不負現在,就是幸福;一心一境,活在當下,就是人生。

人并非堅不可摧,其隻不過是蒿草而已,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是人會思考。漫漫人生中,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們都應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不能帶着思想去生活,那麼他隻是活着,而不是生活着。“思想”不單純是我們的生存所必需,更是我們人之為人的幸福、尊嚴、道德與意義所系。希望大家都能帶着思想去生活,在不期而至的坎坷、挑戰與洗禮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堅強、勇氣、毅力與出類拔萃。

三、學會和自己和解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應手執煙火以謀生,但更應心懷詩意以謀我。歲月靜好隻是我們以為,負重前行才是生活常态。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輕松二字,生活會讓大家領略人情冷暖,遍嘗酸甜苦辣。快樂的人應該學會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海明威在其作品《永别了,武器》中有句話值得和大家共勉:“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為了心安理得與明天的繼續前行,我們應學會和自己和解。生命本就是一個“受傷——痊愈——再受傷——再痊愈”的自愈過程。在這個世界上,知音難覓。真正知道你,能理解你的人并不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朋友、你的同事,而是你自己。人并不是神,為了風雨兼程,我們需要一些心靈雞湯來自我療傷與自我滋養。

無論人與人之間的差别有多大,每個人都是一座城堡,每個人都是一個個獨立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去尋找與選擇的自由。也正因為這樣,這個世界才豐富多彩,但是我們都應提醒自己:所謂的美好,隻不過是努力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是過上别人認為好的生活。


138E2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作家劉亮程有句感悟: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差不多,人前光鮮照人,人後顧影自憐。人生之中,不可能做到光明一片,黑暗隻是光明的另一種表達。所謂黑暗,隻不過是因為天還沒有亮,太陽還沒有旭日升起,我們所要做的是耐心與等待。請大家記住,當問題悄然而至時,問題并不是問題,當我們對存在的問題的不敢正視、接納、糾結時,問題才成了真正的問題。幸福的人會和自己和解,學會自我和解就是人生最大的治愈。

四、做有所講究的自己

所謂講究多指一絲不苟,注重細節,追求完美。法律是一門講究的技藝。為了講究,法律注重法言法語。我們認為,正義是隸屬于理性的倫理學概念;為了講究,法律注重外在與内在的道德,如外在道德是正義,而内在的道德則要求法律恪守普遍性、明确性、一緻性、穩定性、公開性及法的不溯及既往。雖然都是錢,但是為了彰顯責任嚴重性的不同,我們在不同的法律語境中用損害賠償、罰款與罰金。為了嚴謹及尊重他人的思想,在文獻引用中,法律人重視直接引語,而不是參見性的間接引語,而且引用标注要到具體的頁碼。講究是法律應有的品性,而這也決定了法律人應是講究人。為了讓法律的精神在大家以後的生活中得到一以貫之的體現,關于如何講究,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應時懷善良之心。法律是對良善的守護,是一切野蠻、邪惡與暴力的天敵。善良不僅是人性光芒的體現,同時也是人之為人的擔當與責任。善良不僅可以像蠟燭一樣照亮别人,同時也可以溫暖自己。尋尋覓覓之中,希望大家都能時刻守住自己良知的底線。

二是追求健康。身心健康是追求幸福與快樂的本錢和唯一。伊壁鸠魯認為,所謂的幸福不過是肉體沒有痛苦與精神沒有紛擾。肉體安康、精神安甯是通往幸福必不可少的前置條件。謀生、謀業、謀生活之時,都必須提醒自己,生命在于運動,安谧甯靜等于死亡。沒有什麼煩惱不是一場運動解決不了的。如果一場不行,就來二場。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煅煉的習慣。

三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書不僅能撫撫慰我們的心靈,而且能讓我們身處困境時而不至于驚慌失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散落在書中的靈魂。雖然書籍不能為我們的困惑提供所有的答案,但是能給我們展現一個個可能更好的視角。隻要堅持閱讀,在茫茫書海中,你總會淘到一本屬于你的書,它會成為你的精神導師,讓你的人生充實而甜蜜。錢鐘書有一句比較尖刻的話:如果不讀書,走再多的路也不過是個郵差。希望大家都不止做一個“郵差”,而做一個持之以恒的閱讀者。

四是認真對待文字。法律學是語言學。法律人是通過語言來征服的,法律正義本身就是語言的表達。如果法律人在法律工作中,随意地遣詞造句,不注重轉承起合等,那麼就可能和正義漸行漸遠。由衷地希望,在以後的法律事業中,大家都能認真地對待自己筆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及每一個标點符号。

五是誠信為本。人無信而不立。言必行,行必果。誠信守信不僅是為人的道德規範,而且也是法律的宗旨。未來人生路中,希望大家都能誠而有信,能從誠信中收獲真情、親情、友情與愛情。

六是對财富的态度。君子愛财應有道,不正不義之财不可取。在這一點上,古希臘伯裡克利的以下演講辭仍然具有強勁的時光穿越力:我們把财富當作可以适當利用的東西,而沒有把它當作可以誇耀自己的東西。至于貧窮,誰也不必以承認自己的貧窮為恥,真正的恥辱是不擇手段以避免貧窮。由衷地希望大家都能盡快脫貧緻富,但是一定要走正義之道。


13A09


清代詩人龔自珍有一句詩: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傳人可知。他表達的意思是:由于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日後都成了社會的棟梁,所以科舉制度才越發顯得重要,但是如果一個人這輩子值得他稱道的事情隻是他曾經榜上有名,那麼他有什麼出息就是可想而知了。希望今日大家都能以母校為傲,他日母校能以大家為榮。

最後,祝大家前程似錦,生活幸福美滿。

謝謝大家的聆聽。

2023年5月22日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