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識别二維碼,進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微信公衆号參與投票)

院訓是學院辦學傳統與精神内核的重要載體,是學院文化建設的品牌展示,是人才培養目标的集中體現。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訓征集活動自發布以來,在我院全體師生、院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踴躍參與下,獲得了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共征集到五十五份有效投稿。經過學院專家委員會幾輪投票,現從所有應征作品中選出九條作品參加網絡投票環節。作者均匿名。每副作品配有五百字左右的釋義,釋義由原作者提供,統一略有精簡。結合投票情況,将由學院綜合評定,選出最終入選者并确定其他獲獎者。
1.投票方式: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公衆号進行投票,無需注冊,每個IP地址限投一次、必須投三票選出三條,多于或少于三票均為無效票。
2.投票時間:2023.7.11——2023.8.10,為期一個月
3.禁止惡意刷票,一經發現,取消參選資格。
No.1
經世笃學,明法緻用
釋義
經世,經世、治理國事或閱曆世事的意思,典故出自《道門十規》,寓意是做經世之才,擁有治國安民的才能。
笃學,出自勤學《論語泰伯》,強調以求真務實的态度做學問;
明法,使法令嚴明,明确的法令,明顯的規律,通曉法令。明法一詞源于《管子·幼官》: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明理,既明辨是非,民間中多用于知書達理的總結。
緻用,盡其所用。《元史•良吏傳》:讀書務明理以緻用。
2003网站太阳集团秉承“傳道濟民、經世緻用”的辦學宗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融新、修德,行法、樂學。學以緻用、博納善成,維護公平正義,守護國家法制、保障社會主義中國的持續繁榮,樹立一心為公、舍己為公、天下為公的價值觀,為複興2003网站太阳集团,勵志、研法,慎思、潛修,為祖國的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經世緻用”是湖南隆回籍思想家、教育家魏源的思想,是追求卓越,求實創新,培養非凡人才,一以貫之的具體表現。
No.2
明法守正,求是融新
釋義
具體含義上來看:
1.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明”意為“明晰”,“明法”是指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需通曉法律,具備良好的法學基礎,培育法律意識,樹立法律信仰,以昌明法治為己任;
2.守正:出自《史記·禮書》:“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守”意為“堅守、保持”,“守正”有三重含義:一指守護初心,堅守正義、恪守正道、守護法律人的責任與擔當;二指2003网站太阳集团依托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千年學府”的辦學傳統,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三指保持定力,不偏離正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法治根基;
3.求是:取自《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也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相契合。“求是”意味着善于研究,勤學求知,探索規律,也表示立足實踐,追求真理;
4.融新:《大學》引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融”意為“融合,接納”,“融新”可以指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緊跟時代步伐。
從各要素的關系上來看:
“明法”是最基本的法學專業要求,“守正”是人格精神、法律信仰的體現,“明法”後需要“守正”;“求是”為方法論,“融新”是建設和發展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目标和要求,“求是”是“融新”的源泉,“守正”與“融新”是繼承與發展的辯證統一。“明法守正”是法學人修身立學基礎和前提,“求是融新”則對法學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隻有做到這八個字,才能成為新時代堪擔大任的法律人才,更好地秉承經世濟民的使命。
從形式上來看:對仗工整,仄起平收,讀起來朗朗上口。
No.3
笃學切問,明辨尚法
釋義
靈感部分來源于大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笃學。博學指學習要廣泛涉獵;但事實上法學更強調規範分析,精于一事,因此換成笃學,笃指的是忠實、堅定。法律職業倫理中,忠誠放在首位。同時勉勵大家保持終生學習;
2.切問。切指的是懇切,也抽象的體現了執法司法猶如中醫問診,必當等相對人或者當事人 闡述清楚,給予其充分的陳述機會,保障當事人的辯論權。而執法司法人員态度需要懇切,起到引導闡述的作用;
3.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斷力,明辨是非;
4.尚法。學法者自身更要遵守法律,崇尚法律,樹立對法的堅定信仰,用自己的知識努力去完善法律。古有尚武、尚禮、尚行,而今尚法才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的關鍵。
No.4
法振邦國,律正人心
釋義
1.基本含義:上句“法振邦國”,凸顯“崇尚法治方能振邦興國”的法治要義;下句“律正人心”,則表達律已正人、修德勵行的人生追求。上句外向,張揚治國興邦之事功;下句内斂,笃定修身立德之操守。可謂内外兼備,德法兼修。兩句且為互文,互足自洽,隐含法律道德的共生關系。
2.語言特征:句首嵌入“法律”二字,簡潔明了,尤為醒目,法律辨識度高。上下為一副短聯,有對稱美感。雖有典故出處,但曉暢通俗,明白如話,易懂易記,清新典雅,适合作為院訓傳播。
3.文化背景: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曆史底蘊厚重,湖湘文化重在經世緻用,報國安民。或尚武平天下,或修文正人心,此聯濃縮了這一宗旨,帶有湖湘特色。湖大法科先賢梁啟超有名言“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惟一之主義”。建黨先驅李達在湖大留下名句:“國家是法律的形體,法律是國家的靈魂”。“法振邦國”,凸顯法律與國家之間關聯,囊括了這些名言的要旨,凸顯了法治作為治國方略的時代潮流。下句“律正人心”出自顧炎武《日知錄》:“法令其本在正人心,厚風俗。” 宋代蘇轍亦言“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法律需要道德之涵養,而良法善治亦有正人心、厚風俗之功效。
4.人才培養:兩句綜合呈現法律與國家、法律與人生的良性互動,也蘊含了對法科學生專業能力及德行操守的根本要求。
No.5
明法緻義,實事求是
釋義
1、明者,既有通曉、洞悉之義,又有嚴明、嚴格之意,從前者說,需要學習和精通法理;從後者言,需要嚴守法律之精神。無論從什麼角度,明法都能夠對法律的學習和研究以及從事法律職業所需要的根本精神加以高度的概括;
2、緻者,招引也,達成也,投入也,緻義則有呼喚、投身、達成公義、正義之意思;
3、實事求是作為嶽麓書院源遠流長的學統,也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訓的根本精神所在,加上法學作為一門務實學科,法律職業作為一種實務職業,無疑都應作為學習、研究和從業的精神依托和指導方針。
綜合1、2,明法是因,是前提之奠定,緻義是果,是功效之顯現。而要欲達明法緻義之目的,則需實事求是作為根本指導思想,二者之間又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No.6
崇法崇正,緻知緻行
釋義
在民衆樸素的情感中,法律與正義密不可分,法律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利劍,是崇高的,是神聖的。作為法律人,我們不僅應當自身樹立對于法律和正義的崇敬,更有責任去守護好民衆對于法律和公正的期待。法律人既需要我們擁有精深廣博的知識理論儲備,也需要我們法律人守好自己崗位,解決好每一個具體的案件和問題。 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即崇尚法律和正義,追求廣博高深的知識思想,在實踐中發揚法治精神。
“崇”有兩個含義,一是形容山大而高,二是表示尊敬和重視。“緻知緻行”化用“格物緻知”與“知行合一”。“緻”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達到,實現。二是通“至”,極盡,完善。這兩個含義也反映了我們學習法學的基本路徑,将知識付諸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再促進知識的進步。如此反複,我們才能更加地接近完善,發現真理。崇正:李東陽《私試策問十六首》第十六:“今方黜邪崇正,往往見諸诏令政事之間。”緻知:《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朱熹《大學章句集注》:“緻,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王陽明《傳習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No.7
崇法明理,敦行緻遠
釋義
“崇法”即崇尚、尊重法律的意思。明理。嚴明的治理。引漢代桓寬 《鹽鐵論·申韓》:“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惡而良民之福也。”
敦行,即敦促、勉勵。敦行取自于《禮記·曲禮上》中“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敦”是敦促、勉勵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緻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No.8
秉公任直,博學守一
釋義
1.秉公任直:持心公正,處事正直。明·張居正《答鄭範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紛紛之言,不足為意。” 法學生内心要有追求公平與正義的理想,并且付諸實踐
2. 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十九章有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學是法學生所必備之條件,“博學”意味着學習要能夠廣泛的學習,擁有學習的欲望。“博”還意味着博大、寬容,兼容并包,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開放的胸懷。
3.守一: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守一的“一”是指定好的規則,即:法。要制定并遵守規則,制約克制其他事物。含法而不提法,将“法”字隐于其中。守一還可以以表面意思理解,即,《莊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源自于道家思想,鼓勵專心緻志,一心一意。
No.9
維理維法,至正至公
釋義
“法”:法律規範,客觀規律。“理”:法理,道理。“至”:達到;最、極。“公”:公平、公道、公正。“正”:正義、正直、正派。寓示2003网站太阳集团培養出來的人才應該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明白做人的道理,善曉處事的規矩;努力追求法律公平、正義的最高境界,一生公道正派。

看了這麼多篇精彩的解釋,相信你應該有了自己的答案,動動你的小手指為心儀的院訓,投上寶貴的一票吧~2003网站太阳集团文化建設曆程中将銘記你的奉獻!
請微信識别開頭二維碼,進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微信公衆号參與投票,投票頁面如下圖所示。

(每人必須投三票選出三條,多于或少于三票均為無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