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持之以恒的閱讀者

(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黎四奇教授緻辭)
同學們好,首先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院長,我代表學院真誠地歡迎大家的到來。2003网站太阳集团因為你們的到來而更加精彩,因為你們的到來讓我們作為老師的人生更加具有意義。在此,我由衷地對你們說聲謝謝。我今年開學典禮的主題是,做一個持之以恒的閱讀者。
如果問大家為什麼來2003网站太阳集团,這似乎是一個十分幼稚的問題,因為你們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訴我是來讀書的。當然,這話表示并沒有錯。來大學裡生活幾年肯定是要讀書的,但是熟知并非真知,若要較真起來,這還并不能揭示我問題的全部。美國大法官卡多佐曾言:最重要的不是源頭,而是目标。除非我們知道腳下的道路通向何方,否則我們對道路的選擇是沒有任何智慧可言。因此,對于來大學讀書這個回答,我們還必須從高遠的角度進行理解。
關于為什麼要寒窗苦讀,先人們給我們提供了大同小異的标準答案,如學而優則仕;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為了鼓勵人們讀書,還留下了一些忽悠人的說法,如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這裡,我要提醒在座的各位:書中并沒有美女,也沒有帥哥和黃金。除此之外,我們也有些煽情的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實際上,這種表述過于情懷。從我們的傳統人文看,讀書的一個主要目标是做官而不當草民。
在這個世界上,萬物皆流,無物常駐。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同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雖然古來的文化傳統自我們來到人世間起就已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并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行為,但是思想與觀念亦應随着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人是萬物的尺度。雖然每個人對于為什麼要讀書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今天作為老師,我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閱讀使我們靈魂有所依歸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沒有意義的人生不值得過。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一個人不去追尋自己存在的意義,那麼對于單程的生命之旅而言,這隻是苟活,這樣的人生是對無價生命的浪費。哲學家尼采曾言: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想,他要表達的意思是,人之為人,我們要勤奮、要努力、要去尋覓,因為這樣我們就可能發現自我并實現自我。每個人的存在是偶然與必然相結合的結果。雖然人生海海,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正所謂,越繁華,就越落寞;越熱鬧,就越孤獨。面對熱鬧與繁華,我們必須承認,在人群中,我們有時比自己獨處還感到孤獨。孤獨是人生常态。正所謂,越文明,就越孤獨。孤獨并不是壞事,它能讓我們在孤獨中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我應該做什麼?我期待什麼及我又能做什麼?人生而孤獨,但書籍是人生最好的精神伴侶。對于前述的靈魂之問,我們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孤獨中的閱讀與思考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期,它将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生命之火不能在渾渾噩噩中熄滅,而應在執着的閱讀中發出最強勁的生命之光。

人就是他吃的東西,他/他不僅需要物質糧食來滋養身體,而且更需要精神糧食讓自己的靈魂有安放之所。我們原來生活在黑暗之中,而閱讀就像火把,能讓我們找到光明,讓我們在迷失時找到回家的路。人及人類的命運是和書籍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閱讀是就是傳承、共鳴、探索與開拓。生活不僅是物質的,同時更是精神的。當一個人的精神空虛、荒蕪時,他/她的現實生活就很有可能“兵荒馬亂”、雜草叢生與百無聊賴,其生命也将終因此而褪色、頹廢與枯萎。為了幸福、責任與擔當,精神不能貧瘠,靈魂必須有所依。
人一旦遠離書籍,輕則顯得無知膚淺、自慚形穢、胸無城府、頭腦簡單,重則會像小說《朗讀者》中的主人公漢娜那樣挺不起做人的脊梁,而隻能卑微地接受命運的消遣與他人的調派。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雨果曾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為人類所必需,是富有啟迪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好是這種養料。如果人不能通過閱讀進行靈魂滋養,人隻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的軀體。我們應該時刻地告訴自己:我們所看的每一句話都将悄然地融進我們的血液;我們所讀的每一個段落,都将升華為智慧;我們所讀的每一本書都将成為向高處伸展的墊腳石。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通過閱讀找到真實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做自己真正的靈魂使者而不是被他人牽着鼻子走來走去的傀儡。

閱讀能使我們明善惡與知是非
人之所以是人其因之一就在于人應該知道什麼是善與什麼是惡、什麼是美與什麼是醜及什麼是黑的與什麼是白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隻是路人皆知的常識,但是在為人處世與社會文明的演進中,我們有時恰恰缺乏的就是常識。人類的文明發展往往是從突破常識開始的。在社會現實中,我們并不缺乏惡即善、醜即美、壞即好、黑即白、是則非等反常現象。假期間,歌手刀郎的《羅刹國王》就風靡互聯網。刀郎在歌詞中寫道:每一日蹲窩裡把蛋來卧/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隻雞,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我們身處于一個連帶性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呈現一種影響與被影響的狀态。在這種影響中,我們很容易被左右、被誤導、被迷茫、被弱智與低能。大數據時代,我們被各種信息包圍并深受其侵擾與迷惑,但是閱讀能讓我們學會權衡、甄别、思考與選擇。

與浩渺的宇宙相比,人生如同夜空刹那間劃過的流星。盡管如此,人生而偉大、珍貴,因為人能通過書籍與閱讀去尋找真善美。中央電視台曾經有一個廣告詞寫得很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我想說的是,對于一個人來說,你閱讀的範圍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在這個魚龍混雜的世界中,閱讀能起到大浪淘沙的淨化作用,博覽群書能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的就是美、善的就是善、真的就是真的。
閱讀能讓我們強大而堅不可摧
人生于世,不可能一帆風順,作為生命的過客,我們總是要在不同的階段遭受不同的煩惱、挫折與考驗,如少兒期要面臨父母的責罵與老師的批評,青年期要曆經成家立業的艱難,中年期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焦慮與精神危機,老年期要接受病痛的折磨與挑戰。此正如作家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所言: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經受不起推敲,因為隻要推敲,沒有一件不含着憋屈。生活是一種昨天、今天與明天的延續。崩潰流淚之後,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該走的路還是要咬牙走下去。培根曾言:知識就是力量。閱讀能讓我們更加自信、陽光與健康,能讓我們堅韌不拔而勇往直前。雖然閱讀并不能為我們提供應對生活的各種有效的答案,但是它能提供視角,能撫慰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面對變化、侵擾與紛亂之時而不至于驚慌失措。

(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廳法諺)
為了激勵世人多讀書,培根撰寫了一篇小文《論學習》。在書中,他認為,讀書可以怡情、博彩與長才。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家使人深刻,倫理讓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能言善辯。凡有所學,皆成品性。誠如其言,閱讀能塑造我們的性格,讓自己做自己,他人做他人。多讀一本書,就會多一分力量,我們就會對世界多些理解與認識,我們的身上就會多披上了一件抵禦風暴的甲胄,手上就又多了一件與命運抗争或妥協的武器。雖然目不識丁與不閱讀,太陽照樣會升起,我們照樣可以走完這一生,但是我們難以找到自我,挺不起做人的脊梁,走不出那層層迷霧而隻能在風雨人生中随波逐流與苟且殘喘,備受命運的蹂躏與熬煎。
老人言:書到用時言恨少。閱讀之用可能并不在當下,而在不可知的未來。閱讀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品嘗這人世間的甜酸苦辣,豐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謀生之餘還能建構起一個自己獨享的精神家園。閱讀是人生中必須的日常修行。閱讀能讓我們明白如下道理:這煙火人生,雖然可能事事遺憾,但是事事值得珍惜。年輕力壯時,我們會全力以赴地去證明自己,讓自己卓爾不群,但是終究,年邁之時,我們都要獨自面對這世界。為了處亂不驚與意志強大,叔本華告誡人們一定要精神富有。當一個沒有精神生活的人一旦停止為實際生活操勞,他就會立刻打回原形,被不堪忍受的無聊團團包圍。閱讀是應對與擺脫寂寞、孤獨最好的武器。
為了讓靈魂有歸宿、能明辨是非及體會知識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持之以恒的閱讀者。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南。如果在生活中大家都能将閱讀當成一種必不可少的習慣,那麼多年後當你回想起今天緻辭的主題對你的激勵時,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我的運氣真的很好,因為我最終選擇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
最後,祝大家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生活、學習快樂。謝謝大家!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