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院新聞 >> 正文

湖大蔣海松講座勾勒金庸的法律緣與湖南情

時間:2018-11-20 浏覽量:

原載 湖南省政協機關報《湘聲報》2018-11-11

原标題:金庸原是法律科班生,與湖南的淵源不淺

作者|《湘聲報》記者 陳盡美

金庸遠行,江湖仍在。

  作為文學大家,金庸廣為人知,在他的小說裡,有刀光劍影的厮殺,也有重情重義的擔當。但少有人知道他是地道的法律科班生,且與湖南淵源頗深。

  當俠義遇上法律考問,會呈現何種思辨?金庸有哪些法律往事?

  113日,在以送行金大俠:金庸武俠的法律之問與無法之思為主題的2018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論壇上,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蔣海松作為主講人,分享了金庸與湖南的往事,并以法之名,與數百名學生用這樣的方式送别曾經的法律人金庸。




(講座現場)


  

求學湖南逸事

  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甯書香門第的金庸,青少年時期便有着強烈的公平、民主、平等的意識。

  在浙江省聯合高中就讀時,金庸因寫文諷刺訓導主任而被開除。1943年,19歲的他就讀于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成績優異,卻因投訴學校而被退學。

  在金庸一波三折的求學生涯中,還有一段希望求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往事。

  蔣海松介紹,1945年,金庸曾寫信給時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長胡庶華,信中寫道:“……懇請先生準予在貴校借讀以成生負笈後方之志……如蒙允許,生願受嚴格之編級試驗,或請準予暫在四年級第一學期試讀,如成績不及格可即予開除,但求能賜予一求學機會……自知所請于貴校規定或有未合,惟請先生體念陷區學生環境之特殊、情況之艱苦,準予通融借讀或試讀……”信中,金庸還吐露了自己為求學輾轉突破日軍三道防線的艱難經曆。





  然而,當年因為戰亂,且2003网站太阳集团嚴格的規章制度,校方并未給予金庸特權,胡庶華校長按有關規定批複:關于借讀需向教部請求分處,本校不能直接收容……”

  如今,這份珍貴的史料仍保存在湖南省檔案館國立2003网站太阳集团·人事類·關于各處學生請求借讀的檔案資料中。

  雖然沒能來2003网站太阳集团讀書,但金庸與湖南早已結下深厚情誼。

  1942年,戰亂中的金庸孤身途經湘西欲往重慶,身上盤纏耗盡,一位湖南的同學伸出援手,将他安頓在湘西泸溪縣的一個農場。金庸在農場一邊幹活,一邊複習功課,湖南人那種愛憎分明,重承諾、重情義,不畏強暴、樂觀向上的俠義精神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有趣的是,半個多世紀後,金庸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再續前緣。20009月,年近八旬的金庸來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在千年論壇中論學講道,作了一場題為《中國曆史大勢》的演講。





20009月,年近八旬的金庸在嶽麓書院講學


   20009月,年近八旬的金庸在嶽麓書院講學

  在演講中,金庸非常謙虛,用江浙口音的普通話說:聽說這把椅子跟以前朱熹講學時坐的一模一樣,這讓我有點坐不安穩……後來聽說黃永玉也來了,黃是我的老朋友嘛,他能來我也就鼓起勇氣來了。

  金庸還回想起許多與湖南有關的往事,湖南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一直是我最喜歡和崇敬的地方之一,湖湘文化也是非常傑出的文化。實際上我的小說裡有兩個最好的人,一男一女,都是湖南的。

  他所說的最好的女人,是《飛狐外傳》裡洞庭湖邊的程靈素,相貌普通,卻聰明伶俐,個性堅強;最好的男人,則是《連城訣》中的湘西人狄雲,武功平平,但淳樸忠厚,常常以德報怨。

  




(浪子海松講金庸——金鷹紀實頻道 彭宇 攝影)






(講座現場,一衆嘉賓,如此滄海一聲笑……




對法的思考和行動

  大多數人對金庸的了解,都是從小說和電視劇開始的,也有不少人知道金庸是著名的報人,但鮮為人知的是,金庸還是一位法律人。

  他始終是關心社會、胸懷天下的法律人。金庸對法律的思考伴随終生。蔣海松說。

  1947年,金庸進入上海東吳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插班進修國際法。東吳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之一,為亞洲第一所比較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習期間,金庸對國際法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當時,日本已在侵華戰争中投降一年有餘,可是關于日本對華賠償的問題久拖未決。金庸就此發表了一篇《日本賠償問題》的論文,分别從日本為什麼要賠償、應該賠償多少、中國實際上能得多少、目前問題的症結、對賠償問題的主張等多個方面,對日本的賠償問題進行了研究。文章條理清晰,言辭懇切,有理有據,顯示了金庸深厚的法學功底,獨立的思辨精神。該文原刊于《半月新聞(杭州)》創刊号(1947年),後收錄于《東吳法學先賢文錄·國際法學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948年,金庸前往香港《大公報》工作。次年,他發表《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産權》等多篇國際法專業論文,得到國際法專家梅汝璈等人的賞識。

  後來,金庸創立《明報》,辦報宗旨也充分體現了他作為法律人的操守,俠氣,幹預社會,對好的人和事件進行贊揚和表彰,對壞的人和事情進行批評和反對





  1981年,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金庸

  不僅如此,金庸也曾以法律人身份擔任公職,積極投身法治建設和立法工作中。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宣告成立,金庸作為委員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兼經濟體制起草小組成員。他在第一次開會時的發言主題便為論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

  金庸在有名的二查方案中提出,希望政制發展循序漸進,對現行體制不多作改變。起草委員會中包括一些香港委員在内的大部分成員對二查方案表示認同,這些意見在基本法起草過程中獲得采納。金庸從接受委任參與起草到完成基本法,曆經5年時間。

  作為立法者的金庸,體現了節制、平穩、審慎的智慧。蔣海松如此評價。

  

小說中的法律精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紛争。金庸武俠小說裡的江湖,充滿刀光劍影、爾虞我詐的厮殺,但也富含依規辦事、誠信守法的精神。

  金庸武俠小說也探索了正當程序、公平正義等問題,并呈多元和寬容的發展趨勢。蔣海松說。

  金庸曾坦言:我在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講述的滿漢是截然對立的兩個世界;到了《碧血劍》中已經肯定了滿人統治的一些好的地方;到了《天龍八部》,就将各民族平等看待了。我是随着學問長進,認識到中國僅僅是以漢族為中心是不對的,各民族應該平等對待,相互包容。




  作為一個充滿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的法律人,金庸畢生都在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他的小說中時有體現。蔣海松認為,金庸武俠小說的法治資源有很多正向面,如張揚正義與公平的法律價值,批判專制與權力腐蝕,追求自由精神與獨立人格,揭露冤案生成原因,江湖規矩與糾紛解決機制等。

  蔣海松對金庸筆下的多個經典人物形象進行深入解剖,他把《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任我行、嶽不群等人設想為政治人物,企圖刻畫政治中的若幹普遍現象。令狐沖的道家之風、楊過的個體意識、郭靖的儒家道學的迂腐等各具特色的人物特點,解決了為國為民個性解放的困境,挖掘、更新了政治法律文化資源。

  對于金庸武俠小說中一些反法治元素,蔣海松也從法律角度進行了反思,武俠世界是一個反權威的世界,常常有無視制度的人治,不守規則的暴力戾氣,背離常識、耽于幻想的現象

  一個良好的制度,才能造福千萬人。以法為劍,隻有法治才能保障所有人笑傲江湖。蔣海松說。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