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賽宗旨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法學教育改革,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增強法科學生綜合能力,豐富法科學生風采展示平台,明确寫作能力在法學教育中的定位,引導法科學生将寫作能力作為從事法律職業的重要基礎,營造良好的法科學生寫作氛圍,強化法科學生寫作動力,提升法科學生寫作水平,獎勵法科學生優秀作品,為全面依法治國培養優秀人才。
二、大賽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組委會
承辦單位:2003网站太阳集团
三、參賽對象
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普通高校在讀法學專業本科生
四、參賽作品類型
參賽作品分為以下三類:
(一)法學論文。作品應以法學各學科的問題為中心,嚴格遵循法學學術論文寫作規範。
(二)案例評析。作品應針對具體個案,從規範适用、法律發展等角度對案件處理等展開分析;個案經過了裁判的,亦可對裁判觀點及理由等展開評析。
(三)經典書評。作品應針對經典法學文獻,從思想觀點、學術源流、曆史影響等方面展開評論。
五、複賽時間
2022年1月8、9日
六、評審專家
大賽将邀請全國法學專家、學術編輯若幹名,并按照投稿類型分組,将評審專家分為兩組,5人一組,兼顧專業、地域等因素的平衡。
七、複賽模式
複賽将統一采取線上模式,使用騰訊會議方式。
八、複賽規則
(一)複賽将以分組答辯形式進行。賽務組将提前根據三種作品類型分别組織複賽抽簽并決定答辯順序。
(二)複賽同學應采用PPT陳述參賽作品,時間原則上不超過8分鐘,主要介紹作品的問題意識、知識增量以及創新之處等核心内容,評審專家有權視情況要求複賽同學提前結束PPT陳述;由5位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并确定一名主點評專家,負責陳述完後點評,所有專家均可提問,并要求複賽同學答辯,時間原則上不超過7分鐘。最後,5位專家一起打分。每位同學複賽總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5分鐘。
(三)全部參賽同學結束複賽答辯後,工作人員對各參賽同學的得分進行彙總。以得分高低為依據,拟定獲獎作品及獎項等級的建議名單,報大賽組委會審定。經大賽組委會審定後,對拟獲獎名單進行公示。為确保獲獎作品的質量,大賽遵循甯缺毋濫的原則,各類各級獎項均可空缺。
(四)公示期内發現作品存在學術不端等問題的,經大賽組委會審定,取消獲獎資格。比賽結束後發現獲獎作品存在學術不端等嚴重問題的,經大賽組委會審定,公告取消作品獲獎,通知相應人員所在學校和學院,并追回相應的榮譽證書和獎金。
(五)公示期滿确定獲獎名單後,大賽将擇期舉行頒獎儀式,并邀請獲獎選手、優秀指導老師、優秀組織單位代表參會領獎、發言。
(六)為回饋參賽同學對大賽的支持,所有進入複賽但未獲獎的同學将獲得電子版複賽參賽證書,因特殊原因放棄複賽的同學可申請獲得電子版複賽參賽資格證書。
九、具體日程安排
經賽務組組織抽簽,确定答辯順序如下:
(一)1月8日複賽安排
法學論文類 |
出場順序 |
作品編号 |
姓名 |
是否合作 |
所屬類别 |
論文名稱 |
1 |
14 |
淩瑞翔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共犯脫離判斷基準研究——基于因果關系遮斷說的展開 |
2 |
29 |
王 祎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搜索引擎服務商注意義務立法規制的檢視 |
3 |
57 |
常珂新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混合擔保中擔保人之間的追償權研究 |
4 |
1 |
呂莘梓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新零工經濟下的網約工權益保護 |
5 |
43 |
李承罡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被告人儀表的符号學指向 |
6 |
19 |
戴旭婷 |
否 |
法學論文類 |
通過法益衡量的個人信息合理使用标準建構 |
7 |
34 |
龍世銘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無權代理人責任研究——以民法典171條解釋論為中心 |
8 |
17 |
劉誼銘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認罪認罰上訴權的保障與悔罪悔罰的預防 |
9 |
16 |
馮莉媛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疫情感染者畫像中的個人信息保護 |
10 |
15 |
翟 岸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公共衛生應急權的合憲性——權力與權利的邊界 |
11 |
59 |
闫靈犀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知識産權法中停止侵害責任承擔方式的限制适用 |
12 |
31 |
汪 可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我國反不正當競争法定賠償制度的司法實踐——基于2018年以來國内案例的實證研究 |
13 |
23 |
馬力為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試論防禦型刑法立法模式的合憲性兼容——兼論對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瑕疵思考 |
14 |
4 |
袁志堯 |
否 |
法學論文類 |
企業合規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優化——以預防性司法理念為視角 |
15 |
22 |
馬自強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域外證據适用外法域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以1500份涉域外證據案例為樣本 |
16 |
50 |
軒志豪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功能主義下典當規則再統合 |
17 |
21 |
胡亞超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自主武器系統的國際法規制與責任認定 |
18 |
54 |
陳銘韬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商标侵權懲罰性賠償的适用标準 |
19 |
36 |
張 銳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第三方支付背景下侵财犯罪定性之分析 |
20 |
35 |
楊一凡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公司章程修訂限度研究——以股權變動為例 |
21 |
45 |
章 煜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抵押他人動産的法律效力——動産抵押善意取得否定論 |
22 |
2 |
周 冰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短線交易條款的功能定位與适用規則重構 |
23 |
38 |
姚美呈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違約金酌減的衡量因素 |
24 |
3 |
王逍灑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藝術?技術?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法保護路徑探究 |
25 |
56 |
沈 湘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性犯罪認定中的新困境“安全套賊”之破解——以《德國刑法典》第177條“性侵罪”為視角 |
26 |
60 |
王元昊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敵意收購之效率性分析及投資者經濟利益考察——以反收購措施為例 |
27 |
28 |
李晶晶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成片開發征收中公益性要件之實踐展開 |
28 |
32 |
沈婧麒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法院異步審理模式的法律風險與合理規制 |
29 |
61 |
李力軍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偷換二維碼獲利行為的性質認定——兼論盜騙交織行為的判斷 |
30 |
51 |
劉欣睿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利益平衡視角下網絡遊戲直播畫面的鄰接權保護模式 |
31 |
55 |
楊艾琳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非上市公衆公司關聯交易中的控股股東信義義務制度構建 |
案例評析類 |
出場順序 |
作品編号 |
姓名 |
是否合作 |
所屬類别 |
論文名稱 |
1 |
2 |
金 矗 |
否 |
案例評論類 |
凱盛公司、長壽林業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研究 |
2 |
14 |
李昊葳 |
否 |
案例評論類 |
債權人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評《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一案 |
3 |
23 |
房牧雲 |
否 |
案例評論類 |
評烏俄沿海國權利案:以混合争端管轄權為中心 |
4 |
25 |
許文靜 董 洋 |
是 |
案例評論類 |
夫妻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規則适用——“熊少平、沈小霞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再審案”評釋 |
5 |
16 |
顧男飛 |
否 |
案例評論類 |
電商平台競争視角下相關商品市場界定方法的完善——以阿裡巴巴壟斷案為切入點 |
6 |
11 |
蔣庚智 |
否 |
案例評論類 |
帶駕駛員租賃車輛緻第三人損害責任問題研究——“金浩與時戰龍機動車交通事故案” |
7 |
6 |
餘蔚琳 |
否 |
案例評論類 |
網絡服務平台經營者單方變更格式條款的效力 |
8 |
5 |
戴卓雅 楊弦歌 |
是 |
案例評論類 |
論合同目的之認定——“莊勝、信達合同糾紛案”評析 |
9 |
20 |
葉尹淇 |
否 |
案例評論類 |
行政認定函的證據審查 |
10 |
12 |
趙陶鈞 |
否 |
案例評論類 |
規範與藝術視角下音樂噴泉噴射效果構成美術作品之證成 |
11 |
24 |
鄧芷珊 |
否 |
案例評論類 |
WTO合規視角下反補貼案件外部基準的适用 |
12 |
3 |
李心萌 |
否 |
案例評論類 |
兇宅交易糾紛請求權基礎探尋——評(2011)杭濱民初字第602号判決書 |
13 |
7 |
索智慧 |
否 |
案例評論類 |
“代理型擔保”的案件處理——評公報案例“葛亮訴李輝案” |
14 |
22 |
羅育聰 |
否 |
案例評論類 |
互聯網平台"鍊接封禁"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評國内互聯網平台第一案 |
15 |
4 |
羅婧钰 |
否 |
案例評論類 |
論轉售價格維持的反壟斷法雙軌規制 |
16 |
18 |
徐秉源 |
否 |
案例評論類 |
騙取貸款罪的實踐拓展及糾偏研究 |
17 |
13 |
柯廷昀 |
否 |
案例評論類 |
過罰相當原則在行政訴訟适用的類型化-基于226份裁判文書的分析 |
18 |
21 |
張 瑜 |
否 |
案例評論類 |
侵權案件中未成年人的與有過失——評謝葉陽訴上海動物園飼養動物緻人損害糾紛案 |
19 |
9 |
段 殷 |
否 |
案例評論類 |
論虛假買賣套取房貸中借款合同的效力——以張衛東與通州工行、中瑾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為例 |
20 |
10 |
陳曉琳 |
否 |
案例評論類 |
房屋承租人擅自退場後出租人救濟方式研究——以紅上誠誠(上海)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王明玲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為例 |
21 |
1 |
田宏偉 郭雨姿 |
是 |
案例評論類 |
論大數據的商業秘密保護路徑——兼評淘寶與美景公司不正當競争糾紛案 |
22 |
8 |
求倩一 闫 波 |
是 |
案例評論類 |
社會學解釋方法在司法判決中何去何從?——以具體案例評析為基點展開 |
23 |
17 |
徐之涵 李炎達 |
是 |
案例評論類 |
法益平衡視角下刑民交叉案件處理路徑——以贓物轉租所得抵債案件為例 |
24 |
19 |
王瑞雪 張潇月 周珂羽 |
是 |
案例評論類 |
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認定與權益保障—以最高法2020年第10期網絡主播公報案例為例 |
25 |
15 |
劉雨昕 |
否 |
案例評論類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權保護研究——兼評菲林訴百度案與騰訊訴盈訊案 |
(二)1月9日複賽安排
法學論文類 |
出場 順序 |
作品編号 |
姓名 |
是否 合作 |
所屬類别 |
論文名稱 |
32 |
20 |
李 研 何彥桦丁 藝 |
是 |
法學論文類 |
人工智能生成數據作品權利配置中的利益沖突與利益平衡 |
33 |
39 |
李祥偉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代物清償、新債清償與擔保合同的區分——概念異化與類型思維 |
34 |
30 |
倪子雅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智慧社會下個人信息保護的理念嬗變與制度建構 |
35 |
7 |
林胤翔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行政處罰決定公開的制度建構探讨——以《行政處罰法》修改為背景 |
36 |
47 |
王坤庚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我國民法犧牲補償請求權的制度建構 |
37 |
13 |
劉 潇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股東出資義務能否加速到期之争及解釋論下的證成 |
38 |
11 |
邱韋韋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美國制憲對古典政治理論的繼受與超越 ——以亞當斯的古典共和主義為中心 |
39 |
18 |
林之璐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公司抽象利潤分配之訴 |
40 |
52 |
王永之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利益法學的方法論特質研究 |
41 |
42 |
林載彧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破産清算程序中非典型擔保的實現規則 |
42 |
8 |
鄭 玲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稅收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的類型分析與進路重構——基于(中國裁判文書網)稅務行政訴訟裁判文書的實證研究 |
43 |
40 |
林樹榮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公司監事違反忠實義務的實證研究:理念再造與規則更新 |
44 |
58 |
胡皓然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國際私法中證明責任規範的定性 |
45 |
37 |
付安榮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學位授予反向激勵标準設定的缺失與改善 |
46 |
48 |
周之為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美國司法審查如何保障民權——“共識權力”的視角 |
47 |
26 |
韓金陽 |
否 |
法學論文類 |
以物抵債中新債舊債之關系 |
48 |
24 |
王 成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風險社會背景下環境法預防機制的回應路徑 |
49 |
6 |
林志強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物之使用利益喪失的損害賠償 |
50 |
33 |
王玉瑛 |
否 |
法學論文類 |
保護規範理論的司法适用與錯用——基于247份裁判的觀察 |
51 |
5 |
晏偉忠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民事訴訟附限制自認的澄清與解構 |
52 |
10 |
潘旭乾鐘锆馨 |
是 |
法學論文類 |
網絡服務格式合同中變更條款的效力認定——以〈民法典〉第497條為中心 |
53 |
12 |
姜 慧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論合憲性解釋的功能 |
54 |
25 |
王戀晨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虛拟産權式商鋪售後回租合同問題研究 |
55 |
27 |
曹廣鵬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現象立法的教義學反思:從高空抛物案的刑法适用切入 |
56 |
44 |
白 楊 |
否 |
法學論文類 |
認罪認罰從寬中值班律師的工作投入影響因素研 究--基于C市的實證調查 |
57 |
41 |
邵昊天 |
否 |
法學論文類 |
探析條約的“有權解釋” |
58 |
46 |
吳穎慧 |
否 |
法學論文類 |
審判中心主義下的量刑協商規制——以控審沖突為視角 |
59 |
53 |
夏莉莉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社會撫養費的性質判定與制度轉型——功能視角下的類型分析 |
60 |
49 |
梅耀婷顧若彤郭婧玮 |
是 |
法學論文類 |
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視阈下情态證據之證成 |
61 |
9 |
鄭旭東 |
否 |
法學論文類 |
算法視角下外賣騎手與平台法律關系認定之“三重階梯”理論 |
經典書評類 |
出場 順序 |
作品編号 |
姓名 |
是否 合作 |
所屬類别 |
論文名稱 |
1 |
8 |
林嘉悅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論哈貝馬斯對法律功能屬性的重構:現代法治國之“轉化器” |
2 |
6 |
魯佳偉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自由帝國主義維度下的英國憲制—兼評英國憲法研究導論 |
3 |
10 |
毛 钰 |
否 |
經典書評類 |
對抗式刑事審判的發生邏輯、制度缺陷與變遷路徑——讀《對抗式刑事審判的起源》 |
4 |
12 |
蔣高志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論格勞秀斯理性主義自然法中的雙重性——兼評《戰争與和平法》 |
5 |
5 |
于立傑 |
否 |
經典書評類 |
施米特憲法學說及其”中國之旅“ |
6 |
4 |
董澤政 |
否 |
經典書評類 |
現代化、國家權力與法律治理:關于人民調解的演繹與闡釋——《調解、法制與現代性:中國調解制度研究》研讀劄記 |
7 |
2 |
連振宇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論法律解釋學到法律诠釋學的轉向——以德沃金《法律帝國》為研究對象 |
8 |
7 |
楊李亮 |
否 |
經典書評類 |
内在批評的力量與限度——讀《論法治與德治》 |
9 |
3 |
何穎昌 |
否 |
經典書評類 |
對美國憲法與司法建設的理解與評價——讀《聯邦黨人文集》 |
10 |
11 |
陳鵬龍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走不出的風景:讀蘇力先生《大國憲制——曆史中國的制度構成》 |
11 |
9 |
王焱坤 |
否 |
經典書評類 |
有效的法何以可能——以德沃金法律思想為中心的考察 |
12 |
1 |
葛嘉偉 |
否 |
經典書評類 |
認真對待實踐推理中的理由:在合理性與正當性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