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23日下午,“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本學期第二次例會在研究生院A112教室舉行。本次例會以彙報論文寫作進度與讀書報告的形式開展。
米賽君同學此次寫了“地方立法中計劃外生育公民的生育保險權限制條款研究”的第三部分,将設區的市關于生育保險待遇的立法也整理出來,指出立法層級越低,公民的生育保險權受限程度越高。并從地方限制立法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兩方面着手分析,說明地方立法對計劃外生育公民的生育保險權設限是有悖于法律的。
肖蓓同學以《财産繼承在近代民法中的變遷》為題,對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進行了彙報。第二部分主要寫近代财産繼承法的主要變革,通過分析近代所有權制度、繼承權的分配和繼承順序、遺囑繼承等在立法層面的變化,試圖得出近代财産繼承法變革的特點和規律。
唐明域同學通過對近代法律文本中有關個人權利的立法變革進行分析,得出家庭在近代财産所有權制度中消失的規律,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
吳麗麗同學從立法政策、立法觀念和立法機制三方面對城鄉立法資源配置不均衡的成因進行初步探究。以經濟為導向的立法政策更看重立法對于經濟的保障功能,因而忽視了立法本身所具有的對于農村發展的能動作用,加之以“晉升錦标賽”為内容的激勵機制使得地方傾向于将立法資源投向更快顯露成效的城市地區。經濟社會的二元結構導緻了立法領域的二元結構,在地方立法的各個階段,都呈現出一定的配置不均衡局面。
許婷婷同學根據上次例會老師們提出的修改意見對論文作出了修改。從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個層面分析移風易俗條款實施機制的困境,再深入分析這些困境産生的成因。其認真的态度值得表揚,但是在寫作中還是存在前後邏輯不通的毛病,并且将移風易俗條款實施機制困境産生的原因不當地擴大範圍,寫成了村規民約實施機制困境産生的原因。老師們點明,這兩個問題是許婷婷同學在今後寫作中要特别注意的問題。
鄧雪婷同學對孔飛力《叫魂》一書做了讀書報告。在對全書内容進行概括的基礎上,分别從百姓、官僚、君主三個視角分析了叫魂故事中所體現出來的政治、社會、文化問題。分析了在1768年,叫魂危機是如何被塑造、被利用的。
每位同學彙報完畢後,各位導師與同學結合彙報内容進行了點評。導師們對論文以及讀書報告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細緻講解,指出部分同學論文仍然存在邏輯結構不夠清晰、内容過于空泛、引注格式錯誤等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修改,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例會最後,各位導師就下次例會任務内容提出要求,例會圓滿結束。
活動背景
“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是由我院李婧嵘、程博麗、歐揚、李勤通、汪全軍、莫桑梓六位老師發起成立的研究生培養平台,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法學知識素養和學術寫作能力。工作坊每兩周舉行一次例會,将有計劃的開展經典閱讀和論文寫作訓練。
“道無近弗行不到,事無細弗為不成,故君子日有茲茲之志,以去其䩱也。”——《嶽麓書院藏秦簡》之《為吏治官及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