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袁瑩
2021年3月27日上午,常德漢壽縣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集中輪訓總結會召開。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進友參加會議并講話,漢壽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郭民忠主持。

2003网站太阳集团蔣海松副教授應邀解讀習近平法治思想,他從新高度、新布局、新突破、新自信、新變革、新起點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解讀,為參訓人員帶來了一場心靈上的饕餮盛宴。蔣老師精準的闡釋和幽默風趣的講述風格赢得大家熱烈掌聲。

2021年3月27日下午,受湖南雲濟律師事務所(常德)的邀請,蔣海松老師為雲濟律所帶來了一場題為“新媒體時代與律師的公共表達”的專題講座,講座由雲濟律所潘高峰副主任主持。

講座伊始,蔣海松教授引用羅馬皇帝的話:“我們不僅把身披盔甲、手持劍盾奮戰的人視為戰士,同樣認為律師也是戰士”緻敬了律師。其後,蔣海松教授圍繞新媒體改變中國、新媒體下的混亂生态、律師的法庭辯護與公共表達、如何在新媒體時代進行理性的公共表達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蔣老師提出,随着網絡技術的進步,人人都是自媒體,公共言論呈井噴之勢。諸多熱點案件中,不少律師和社會各界善用公共平台及時發聲,推動了案件的公平審理,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律師的戰場不隻在法庭,也在公共輿論場上。但另一方面,公共輿論場上霸氣、含混、反邏輯、少理性的不當發聲成為普遍痼疾。我們需要從語言暴力到公共說理的艱難突圍,從衆聲喧嘩到理性思考的華麗轉身。律師群體精通法律技能和辯論技巧,也應成為理性發聲、文明說理的典範,推動全社會說理氛圍的形成。蔣海松例舉了一系列司法熱點案件,如鴻茅藥酒案、藥家鑫案、李天一案、李莊案、于歡案等等,剖析律師及各界的發聲的得失,進一步指出,律師應善用媒體,尊重案件客觀事實,“及時公開真相,事實就是最好的宣傳”。蔣海松倡導,應從好鬥到善言,從敢言到溝通,真正做到在法律規則和現有尺度裡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理性發聲,既推動案例理性解決,又不至于越界帶來争議甚至危險。講座深入淺出、以案釋法、生動幽默,深受律師聽衆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