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10日下午,“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第16次例會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423會議室舉行。本次例會的主要内容是各位同學彙報開題報告的修改情況及論文寫作計劃,老師們在聽取各位同學的彙報後,依據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紛紛提出有針對性的完善建議。
黃安傑同學回報了開題報告以及學術論文寫作兩個部分的内容。首先,黃安傑同學介紹了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修改與補充情況。針對學界關于教育懲戒的研究成果,黃安傑同學經過梳理與彙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就老師們所指出的關于文章深度不足的問題,重新明晰了文章邏輯結構,進而修改并完善了畢業論文寫作框架。對此,李勤通老師指出教育懲戒的完善不僅要着眼于教育懲戒措施的設定,還應當重視教育懲戒救濟機制的構建。其次,關于學術論文寫作,黃安傑同學簡要介紹了其寫作目的與前期準備工作。為了鍛煉自身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能力,黃安傑同學選擇從兒童保護角度進行英文學術論文寫作,在例會上彙報了當前論文框架結構以及相關數據收集與分析情況。對此,李勤通老師指出論文數據應當與文章時間脈絡吻合,避免出現無效數據。李婧嵘老師對黃安傑同學的勇于嘗試表示了贊賞,并建議其學習借鑒社會科學的分析與論證思路,多關注文獻的搜集與利用。莫桑梓老師表示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要多閱讀目标期刊文獻,遵循期刊寫作指導規則。最後,導師汪全軍老師總結了黃安傑同學論文框架的不足之處并布置了下一階段寫作任務。
吳麗麗同學彙報了論文的開題報告。地方立法實踐中存在人大立法權被架空的風險,“特别重大事項”概念的模糊性導緻權力的邊界不清,地方人大常委會權力難以受到明确的約束,地方人大自身的立法權也難以獲得有效的保障。針對這一問題,加強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尤其是明确“特别重大事項”的含義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由此明晰文章研究的重點是《立法法》第76條“特别重大事項”的含義如何界定。針對吳麗麗同學的彙報,老師們指出,一是文獻綜述部分的撰寫應當更加規範,尤其是各項問題下,學者的觀點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以更好地呈現學界研究發展的脈絡;二是論文框架應作出調整,應當注重從法解釋學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讨論。
許婷婷同學根據上次老師們所提出的意見,對論文的框架作出了修改,在第一章增加了村規民約的功能定位,在最後一章增加了移風易俗條款實施機制的普遍性。汪全軍老師指出,增加這兩個章節會破壞論文的完整性,應當将它們融入到論文的整體寫作内容之中。李勤通老師指出,論文中還有許多具有可寫性的問題,例如移風易俗本身是否具有正當性這一問題。李婧嵘老師指出,寫作需要戒驕戒躁,從頭至尾的寫作會增加整個論文的流暢性。程博麗老師指出,論文的重心有所偏移,應當将論文最具有創新的部分展現給大家。
廖志安同學以《短視頻平台的間接侵權責任認定研究》為題,在介紹當前短視頻侵權現象頻發的背景後,引出短視頻平台承擔間接侵權責任的問題,并指出立法與司法在這一問題上的不足與争議,對選題的研究意義進行了闡明。在文獻綜述部分,該報告則對間接侵權行為的界定、間接侵權責任主觀要件、平台注意義務、避風港規則的适用、平台引入内容過濾義務等方面的研究内容進行相應闡述,發現當前學界對于短視頻平台間接侵權責任的認定問題尚未給予足夠重視,缺乏有針對性、系統性的研究。最後,廖志安同學還彙報了論文的初步框架。彙報完畢後,老師們針對廖志安同學的開題報告内容分别提出了完善建議。汪全軍老師指出,報告展現的内容對于責任的認定與責任的歸結存在混淆雜糅的現象,需要清晰劃分,以與題目相匹配;在框架安排上,應避免“概述”字樣的章節出現,完善建議部分的相應标題應當明确具體,整體框架可以按照“提出問題-規範解釋-實踐現狀、域外經驗-完善建議”這一邏輯進行合理設定。李勤通老師指出,在框架安排上,建議借助司法案例提出問題;在内容方面,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是選擇從民法角度通過對民法典相關條文進行解釋以實現針對性的法律适用,還是從知産角度針對問題的特殊性實現對知産相應制度的法律完善,彙報人應當進行認真思考。莫桑梓老師和程博麗老師均指出,文章應當對短視頻平台所具有的特殊性進行解讀,進而準确展現這一選題的研究價值所在。
米賽君同學以《地方立法中計劃外生育公民的生育保險權限制條款研究》為題,就開題報告的修改情況進行彙報。在文獻綜述部分,米賽君同學不僅增加了外文文獻,還進一步豐富了國内文獻的數量,将國内、國外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梳理,文獻綜述的内容擴充得更為翔實,為後續論文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框架結構方面,米賽君同學在上次例會老師們提出的相關建議的基礎之上,對相應章節的框架進行了細化。彙報完畢後,老師們主要針對大綱框架提出了修改意見,建議将第三章實證研究部分調整至第一章内容之中,明确提出問題,并按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結構進行寫作。同時,針對文獻綜述部分,老師們也給出相應建議,提倡同學們盡量按照時間線順序介紹觀點,以便清晰展現學界研究脈絡。
肖蓓同學以《财産繼承制度在近代民法中的變遷》為題,對開題報告修改内容以及畢業論文寫作計劃進行了彙報。在文獻綜述部分,肖蓓同學對學者們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了類型化分解,較之上次格式方面有所調整,同時增加了部分文獻評述。在論文大綱部分,肖蓓同學根據上次例會中老師們的建議作出了相應調整。彙報結束後,老師們對肖蓓同學的文獻綜述、論文大綱以及論文具體寫作計劃提出了一些建議。老師們指出,文獻綜述部分應當慎用長段長句,适當增加過渡段、小标題;論文大綱部分注意章節之間的邏輯聯系,部分章節仍稍顯混亂。最後,針對這些不足之處,老師們表示希望下次例會相關彙報内容能夠有所改進。
唐明棫同學以《近代個人所有權制度的确立及其影響》為題,基于上次例會相關建議,針對開題報告的修改情況進行了彙報。文章嘗試通過對近代财産所有權制度的法律變革及司法判例進行分析,得出近代财産所有權主體由家庭變成個人的變化趨勢,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政治變革、法律移植、個人生活模式變化、賦稅制度變化等因素對财産權主體變化起到的作用,最後探讨财産權主體變動給家庭、個人、社會分配方式等帶來的影響。彙報結束後,老師們主要針對文章的框架内容提出了改善意見。老師們指出,針對第二章的内容,應當厘清主體變化與法律保護之間的邏輯順序;對于第三章原因分析的框架安排,應當力圖構建出一套具有邏輯的分析範式,避免通過任意性列舉進行分析。
鄧雪婷同學以《家長懲戒權的近現代變革》為題,針對開題報告的修改情況進行了彙報。在研究綜述部分,鄧雪婷同學從近現代家庭變革、傳統家長懲戒權、近代家長懲戒權變革以及現代家長懲戒權等方面着手,将相關領域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指出當前相關研究側重從刑法學、教育學角度界定家長懲戒權之界限,但是對其曆史發展與深層次原因缺乏關注。在框架結構上,鄧雪婷同學初步構建起五章的内容體系,并對每章内容進行了細化。彙報結束後,老師們提出論文框架中的第一章概述部分應當融入緒論或者其他章節之中,避免出現概述字樣章節;此外,第四章中的部分标題設計存在問題,避免将内容與基本特征混淆;對于第五章關于現代家長懲戒權内容的去留,老師們各抒己見,以供參考。
整個例會過程之中,老師們針對各位同學的彙報内容進行了詳細的指導,提出了諸多的完善意見,各位同學也在與老師們的溝通交談中收獲良多。例會最後,老師們也為各位同學安排好了下次例會的相應任務,本次例會就此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