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29日晚,“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第18次例會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405教室舉行。本次例會内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李勤通老師就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前兩章進行講解,第二部分是各位同學彙報自己的論文寫作内容。老師在聽取各位同學的彙報之後,就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修改建議。
李勤通老師針對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前兩章進行了講解,主要圍繞如何理解法學方法論的概念和薩維尼時期的法學方法論。結束後,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黃安傑同學對暑假期間的論文寫作框架進行了簡要介紹。文章以兒童保護強制報告制度為主題,根據兒童虐待的定義與行為類型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通過對于文章數據的描述性分析與關聯性分析,得出強制報告實踐的潛在影響因素,為制度完善提供理論依據。
許婷婷同學展示了自己的小論文定稿,老師們指出了論文中還存在的小問題。導師汪全軍老師提示她盡快投稿,并将小論文按照畢業論文的格式擴展成為大論文。
吳麗麗同學對于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情況和地方性法規中有關“特别重大事項”立法權的規定進行梳理。隻有明确必須由人大立法的事項範圍,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将地方人大有限的立法資源投入全局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的事項之中,才能夠有效防止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的不作為。老師們指出,文章的結構應當再加以調整,對于條例中有關“特别重大事項”的規定分類較為混亂,因此,應當再作修改和完善。
李雯同學對于社會性别理論做了文獻綜述,按照社會性别理論的時間發展脈絡梳理了社會性别理論概念的出現到形成理論體系的過程。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修改建議,認為文獻綜述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綜而不述”,不能隻壓縮和綜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不展開分析研究的評述性工作。同時還要注意,寫綜述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問題意識,要充分收集相關文獻。之後,老師還指出了一些引文中的格式錯誤。應當在吸取建議的基礎上對文獻綜述再做更改,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卿水清同學寫的是體系解釋文獻綜述,分體系解釋的語源、體系的内涵、體系解釋的概念、方法論角度看體系解釋、體系解釋的功能與局限性、體系解釋的規則六個方面進行了梳理。老師和同學們各自提出了建議,汪全軍老師點明了做體系解釋的文獻綜述的初衷,以及綜述和論文題目的關聯,認為要着重論述體系解釋為何、體系解釋的功能以及體系解釋的規則這三個方面,并應當補充閱讀,推薦了相關學者以及著作,如薩維尼的《當代羅馬法體系Ⅰ》和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
言格同學在李勤通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時代背景的介紹以及思想發展線索的串聯,對前兩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之後的論文評述環節,老師們指出,文獻綜述部分不能綜而不述,不僅要從閱讀的文獻中帶着問題意識歸納前人的思想精髓,還需要從中找出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研究的問題一定要是具體且确定的。這些關鍵點對之後論文的寫作是十分有幫助的。
謝慧婷同學就近來動向作了簡單彙報,并在導師們的幫助下确定了論文選題。關于選題目的及其創新點,導師們闡述了其看法,為之後寫作提供了方向上的思考;關于論文寫作,導師們強調一定要做好文獻綜述,并詳細闡述了文獻綜述的寫作方法。此外,導師們還提醒同學們注意論文邏輯、寫作規範、論文格式等問題。
王博昕同學彙報了自己最近兩周的學習進展。通過跟随老師的導讀框架閱讀了拉倫茨所著的《法學方法論》,從中受益匪淺。同時讨論了大家最近寫的文章和文獻綜述,通過老師的點評吸取到了很多經驗。最後老師就選題問題進行了指導,并希望能盡快投入對文獻以及相關專著的閱讀中去。
每位同學彙報完畢後,各位導師結合彙報的内容進行了點評。導師們對寫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細緻的指導,指出部分同學的文獻綜述仍然存在沒有問題意識、引注格式錯誤等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修改,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例會最後,各位導師就下次例會任務内容提出要求,例會圓滿結束。
“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是由我院李婧嵘、程博麗、莫桑梓、歐揚、李勤通、汪全軍六位老師發起成立的研究生培養平台,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法學知識素養和學術寫作能力。工作坊每兩周舉行一次例會,将有計劃的開展經典閱讀和論文寫作訓練。
“道無近弗行不到,事無細弗為不成,故君子日有茲茲之志,以去其䩱也。”
——《嶽麓書院藏秦簡》之《為吏治官及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