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韓祎玮
2021年11月26日晚,“嶽麓公法讀書會”科學精神和學術規範專場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405會議室召開,會議由我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中心羅英、展鵬賀、劉怡達三位老師主持參加。
本次會議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2021級法律碩士張晨宇同學作讀書報告,導師針對其讀書報告提出完善建議;第二部分由三位老師就科學精神與學術規範作專題講述。

首先,羅英老師、展鵬賀老師、劉怡達老師先以張晨宇同學的讀書報告為例,指出了當中存在的問題。三位老師認為,學術規範要從日常做起,不論是做讀書筆記還是撰寫小論文,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以形成良好習慣。展鵬賀老師強調,閱讀論文時要注意内容的時效性,切忌對已經有解決對策的問題再做重複讨論。羅英老師指出,讀文章寫作時要有問題意識,結合學者的文章以及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一個值得讨論的“真問題”。劉怡達老師認為,在學術論文的創作中要注重理論前沿,善于用批判性思維閱讀論文。

然後,展鵬賀老師、羅英老師對科學精神與學術規範做了專題講述。
展鵬賀老師從自身留學經曆作為引入,提出關于學術規範的幾點要求:首先,論文寫作中非個人原創的部分,必須嚴格加以注釋,标明出處。其次,針對目前許多學術論文中存在的轉引不規範問題,他認為最低的要求是閱讀原文,以确認其真實性;而最規範、最嚴謹的要求則需要通讀學術觀點,找尋到最正确、最終極的出處并加以引用。

其後,2021級法律碩士張漫同學提出目前存在洗稿的不當之風,展老師認為這屬于嚴重的學術不規範,應當堅決抵制,認真寫好學術論文。

羅英老師特别強調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科學精神,指出人文社科在做研究時與理工科類似,人文社科是思維領域的實驗,理工科是現實當中的實驗。所以我們要有科學精神,要有求真理,有實幹的精神。寫文章時要有自己的體系和結論,不能是一團漿糊,隻把觀點堆砌在一起。羅英老師提出平時最好多做一些文獻的閱讀,多對文獻進行思考,盡量多動筆寫,才能把自己的思路捋清楚,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後,三位老師一緻強調,要多讀文獻,鼓勵大家多寫文章,多思考自己的論文觀點,求真務實,不能随着參考文獻的觀點走,要樹立自己的論文體系,各位同學還需繼續在寫作上努力。至此,本次專題讀書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