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法理内蘊,揚法治文化。9月24日,由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主辦、甘肅政法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的“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第30次學術研讨會”通過騰訊會議順利召開。一百多名來自浙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西南政法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中央民族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深圳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海南大學、甘肅政法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及多家公檢法司律等實務部門的專家、學者彙聚一堂,或評或議,共同打造了一場圍繞“法律邏輯”的精彩的思辨盛會。我院郭哲教授,2021級法律(法學)碩士研究生施坤孝同學受邀參加了此次學術研讨會。

9月24日上午,舉行了本次學術研讨會的開幕式。開幕式由華東政法大學杜文靜老師主持。甘肅政法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王宏教授,中國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會長張繼成教授分别緻辭。
學術研讨會以“法理中國與法律邏輯學的發展”為主題,分設“邏輯基本規律與部門法、“法律邏輯與法律方法”、“法律概念與立法邏輯”、“人工智能與法律邏輯”以及“碩博論壇”五個分論壇,既對傳統的法律邏輯學議題進行了深化探讨,又着眼于人工智能等新興熱點問題,因此吸引了全國多所高校不同專業的專家學者和不同部門法律實務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我院師生分别在各個分論壇認真聆聽了會議内容,在各個分論壇中展示了積極的學習風貌與研究熱情,并由施坤孝同學在“碩博論壇”中作學術報告,與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碩士、博士交流研究成果。


(施坤孝同學作學術彙報)
施坤孝同學提交的論文題目為《跨境流動數據偵查腐敗案件的分析與應用》,本文是其參加導師郭哲教授國家社科基金: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研究(項目号:17BFX180,已結項)階段性研究成果。文章指出,在當前腐敗犯罪日益數據化、跨境化的背景下,跨境流動數據已成為偵查境外腐敗案件的關鍵事實依據,對于國際追逃追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且在多個國家得到實際運用。與傳統偵查模式的分析與應用邏輯不同,運用跨境流動數據對腐敗案件進行的大數據偵查具有思維模式與運行邏輯上的獨特性,其思維模式主要包括空間偵查分析思維、“由證到供”偵查分析思維以及相關性偵查分析思維;其偵查邏輯依次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以及數據解釋四個部分。但當前運用跨境流動數據偵查腐敗案件的過程中仍存在數據困境、偵查技術困境以及調取跨境數據的國際規則困境,故而有必要針對當前所存在的困境分析出相應的完善路徑。
會議閉幕式由中國邏輯學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郝建設教授主持。華東師範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黃澤敏老師和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謝耘老師共同對本次研讨會作了學術綜述。

本次會議主題多元、内容豐富,既為各領域專家學者和實務界人士提供了彼此交流的空間,也為法律邏輯學習者提供了成長進步的平台。法律邏輯是法治建設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次會議的圓滿召開将進一步推動中國法律邏輯學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