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晚上,中國人民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趙曉耕教授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216會議室開講“法律的道德化批判”。本次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肖洪泳老師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郭哲教授、李婧嵘副教授與歐揚副教授參與對話,衆多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伊始,主持人肖洪泳老師對趙曉耕教授莅臨本次講座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趙曉耕教授系中國人民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刑法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馬工程”《中國法制史》首席專家,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第8-9屆),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道家法家與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司法研究會理事。

趙曉耕教授首先以“教授”一詞做了一個簡短的開場白,他認為“教”之以問,“授”之以疑,并且建議同學們在學習法學知識的時候,要重視教科書,這對了解一個學科最基本的知識是大有助益,同學們要在把握教科書上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再去拓展閱讀更為細緻和深刻的學術著作。
然後趙曉耕教授開始從曆史的角度切入主題,他指明在當前我國法律更新速度極快的社會背景下,大家可以逆時代潮流去試着閱讀一下《唐律》。相較于我國多部現行法律用詞模糊、不準确等問題,《唐律》的文本表達其實更為精準,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文本理解水平,還可以提高對于法律的認識。除此之外,趙曉耕教授也鞭辟入裡地談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罰”,認為周公把德和現實的政治倫理道德、國家制度聯系起來,對于中國的曆史影響非常深遠,乃至于我國現今的法制體系當中也強調“以德治國”。但是趙曉耕教授向大家提出疑問:這裡的“德”指的是什麼?這個表述能從史料當中找到相應的解答嗎?其實與古漢語相比,“德”的表達邏輯今天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的原因以及合理性是需要進一步考證的。

然後針對具體的現行法規定,趙曉耕教授進行了批判性的解讀,特别是對人人平等這一現代觀念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此類條文在法律體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彰顯出一種現代法律價值觀。但是平等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法律真的可以做到人人平等嗎?譬如許多媒體宣揚一個社會需要一個好的制度,保障任何人都不輸在起跑線上,但其實處于同一起跑線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有衆多複雜因素可能導緻并不平等的結果。再譬如民法當中格式條款的相關規定以及刑法當中盜竊罪和貪污罪入罪數額的不同,均顯現出法律上諸多不平等的現象。
最後,趙曉耕教授将法制現狀形象地比喻成一張網,我們在把網織得越來越密的同時,也必然會承受漏洞越來越多的後果。我們把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歸結為立法上不完善,然後力圖通過制定越來越多的法律對立法予以完善,然而事實上所帶來的法律漏洞或法律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趙曉耕教授分享結束後,主持人肖洪泳老師簡明概括了本次講座的關鍵内容,郭哲、李婧嵘和歐揚三位老師也就講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與思考,在場同學積極提問,趙曉耕教授非常及時并耐心地進行了回應與解答,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