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節錄)
(2024年11月10日)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敬大力

各位理事:
現在,我向大家報告研究會今年基本工作情況和明年主要工作計劃,請審議。
一、關于研究會今年基本工作情況
自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以來,在中國法學會的正确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在全體理事、會員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築牢基礎、搞好服務、提升質效”為年度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廣大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按照《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24年工作計劃要點》的要求積極開展工作,研究會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發展。
(一)始終堅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斷加強研究會思想政治引領
2024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決策部署,強化政治引領,确保研究會工作始終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進。一是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會組織召開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常務理事會,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王洪祥同志莅臨指導,充分肯定研究會各項工作,并對今後工作提出要求。研究會将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引導廣大理事、會員深刻理解把握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意識形态工作。研究會堅持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工作全局,通過微信公衆号、研究會網站等平台,及時傳達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引導會員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意識形态責任制,加強對各類論壇研讨、實踐調研、評獎評優、刊物出版等活動的審核把關,嚴防出現政治風險,确保研究會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三是積極參與國家法治建設進程。研究會積極響應國家法治建設号召,有力發揮全國性學術社團作為法治建設“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的作用,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戰略目标,組織理事、會員參與立法調研、法律咨詢、法治宣傳等活動,為推動國家法治建設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四是強化黨建引領,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研究會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嚴格按照中國法學會機關黨委要求開展黨支部活動,通過黨建活動增強理事、會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注重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以黨建工作促進業務工作的開展,以業務工作實效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果。
(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活動,促進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深入開展
2024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圍繞刑事訴訟法學的熱點和前沿問題,年内成功舉辦十五場學術會議、專題研讨、交流對話等學術活動,累計參與達1500餘人次,共征集學術論文900餘篇,不斷推動了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一是舉辦刑事訴訟理論界與實務界系列交流對話會,并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研究會立足司法實踐、立足規範體系、立足破立結合,緊扣三中全會确立的司法公正主題,圍繞雙方共同關注的議題,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中華全國律協分别開展交流對話活動,并從思想認識、工作機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繼續深化研究會同各實務部門溝通交流,有利于回應實踐需要,深化理論研究。二是根據各專業委員會自身研究領域的特點和需求分别舉辦年度研讨會。刑事辯護專業委員會在昆明舉辦了以“刑事訴訟法修改與刑事辯護”為主題的研讨會;刑事偵查制度專業委員會在銀川圍繞“偵查制度改革與刑事訴訟法修改”進行了深入探讨;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在上海就“《刑事訴訟法》修改與未成年人司法完善的基本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切實促進專業委員會内部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縱深發展。三是依托有關院校不斷夯實專業論壇工作機制。聚焦“刑事訴訟法律完善”“輕罪治理的程序響應”等時代命題,先後召開刑事證據法學專業論壇、刑事司法制度論壇、刑事訴訟法學青年論壇等2024年度研讨會;與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合作召開“涉外及涉港澳台刑事訴訟法治研讨會”,與中南财經政法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家治理學院合作召開“新時代刑事政策與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讨會”,與西南政法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合作召開“數字化智能化與刑事訴訟研讨會”等,不斷強化“校會合作”,切實推動平台作用。四是高質量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社科學術社團主題學術活動(學術會議類)資助項目。由北京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安徽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召開“中國刑事訴訟中協商性司法的發展”高端論壇,助力推進我國刑事訴訟中協商性司法的理論發展、完善協商性司法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具體制度建設。五是加強刑事訴訟法治對外交流,全面提升中國刑事訴訟法治的國際傳播效能。以“證據法與刑事偵查”為主題,舉辦第六屆中日刑事訴訟法國際研讨會;以“刑事訴訟中的涉案财物處置”為主題,舉辦第十三屆中韓刑事訴訟法國際研讨會,向世界宣介中國式刑事訴訟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新成就、新貢獻,進一步提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國際話語影響力。六是組織開展“刑事訴訟法制完善”項目研究申報工作。今年7月研究會發布《“刑事訴訟法制完善”項目研究立項公告》,經評審組匿名評審和學術委員會鑒定,最終确定結項99項,其中重點項目28項、一般項目71項,項目成果入選本次學術年會論文集,項目主持人受邀參會并在平行論壇展開交流,實現有組織科研和自主探索相結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高質效推動相關學術研究工作,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三)切實加強研究會工作機制建設,夯實基礎建設
為提升工作質效,研究會不斷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和基礎建設,着力實現“搭平台促交流,建機制添活力,出成果重實效”。一是切實做好有關出版物政治引領和學術把關工作機制,為廣大刑事訴訟法律法學工作者搭建思想交流和觀點傳播平台。2024年,研究會創辦《中國刑事司法》集刊,現已出版冬、春、夏、秋季号四輯,共刊載學術論文59篇,并已被中國知網(CNKI)全文索引并收錄。繼續組織編印《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參考》内刊,每月發布3期,截至今年10月年已發布30期。同時編輯出版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2024年年刊》。二是加強會員管理和服務工作,本年度增補了研究會有關人員,啟動了建立會員學術檔案和刑事訴訟法學人才庫,為會員的個人發展和職業規劃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嚴格遵守有關财務規定,按照國家的财務會計制度進行審核、報銷等财務工作,加強内部監督工作,定期對财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和檢查,确保财務工作的規範性和透明度。通過以上措施,研究會進一步加強了工作機制建設和基礎建設工作,為研究會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研究會将繼續深化這些方面的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
各位理事!
一年以來,我們有以下工作體會:一是必須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始終确保研究會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這是研究會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所在;二是必須時時胸懷“國之大者”,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開展刑事訴訟法學研究,這是體現研究會工作價值的關鍵所在;三是必須緊緊關注“民之所向”,立足實際、紮根本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這是提升研究會工作實效的方法所在;四是必須積極強化“合作共赢”,同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科研機構和實務部門建立廣泛聯系,這是擴大研究會工作影響的依托所在;五是必須穩穩推動“守正創新”,守正方能不失方向、不犯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潮流,這是激發研究會工作活力的命脈所在。這些工作體會也是工作經驗,要在今後繼續保持和發揚。
過去一年,研究會雖然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2024年《工作計劃要點》涉及中機制建設、基礎建設的部分内容雖然已經啟動,并做了一些工作,但尚未完成,例如,我們的研究工作仍有同實際需求不适應的問題,在法律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參與程度還不高,研究文獻交流、刑事司法實務信息采集、各國刑事訴訟立法動态收集等機制還沒建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大系》編纂工作有待提質增效,對外開展交流的語料工具箱尚不齊備,會員檔案、人才庫尚未完全建成,會員培訓工作有待深入開展,研究會人員參加學術年會等活動的規範有待嚴格要求等。我們要勇于正視當前研究會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克服。
二、關于研究會明年主要工作計劃
在年會開幕式上,陳訓秋常務副會長作了重要講話,對研究會的工作給以充分肯定,同時提出了工作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并加以貫徹落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紮實開展法學研究、積極服務法治實踐、加強涉外法治工作、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敢于擔當作為,加強自身建設。
各位理事!
根據王晨會長在中國法學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王洪祥黨組書記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常務理事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陳訓秋常務副會長在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精神,結合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工作實際,并征求研究會負責人的意見,對研究會明年主要工作計劃初步提出以下意見:
2025年,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将立足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要求,全面推進系統完備刑事訴訟法律體系、公正高效刑事司法體系以及中國自主刑事訴訟法學知識體系等“三個體系研究”,努力促進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工作進一步繁榮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着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為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指明方向,提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的目标要求,并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專章部署,不僅順應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立足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要求,全面開展“三個體系研究”是根據研究會的工作性質和當前重點任務确定的。
(一)以刑事訴訟法新一輪修改調研為契機,全面推進系統完備刑事訴訟法律體系研究
刑事訴訟法律規範體系作為國家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确保刑事訴訟活動公正、高效進行的基礎,加強刑事訴訟法律規範體系建設,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研究會要繼續圍繞《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的修改展開系統研究,重點是提出經認真論證後的修改意見方案,以“統一、系統、完備”為基礎和标志,确保法律規範的内在邏輯一緻性和外在體系的完整性,避免法律之間的沖突和矛盾;要關注對司法體制改革以來刑事訴訟領域改革經驗的總結和提升,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刑事訴訟法治建設模式和方案,促進相關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并成為指導司法實踐的重要依據;要在具體研究中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并舉、先立後破,在破立統一中助力實現刑事訴訟法律體系建設蹄疾步穩。應當認識到,圍繞刑事訴訟法律體系構建的研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大量的理論研讨和實踐探索:在理論層面,要加強對刑事訴訟法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探讨構建刑事訴訟法律體系理論基礎、原則、方法等問題;在實踐層面,要積極開展實地調研和實證研究,驗證有關理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推動刑事訴訟法律體系構建研究不斷深入和完善。
(二)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為重點,全面推進公正高效刑事司法體系研究
刑事司法制度體系的構建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一環。要根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為要求,積極參與新一輪刑事司法改革的研究論證,要以建設公正高效的刑事司法體系為目标,進一步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研究,規範刑事司法權力運行,加強制約監督機制,為促進刑事司法制度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要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問題研究,确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完善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各環節的相互配合與制約機制,防止權力濫用和司法腐敗;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問題研究,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等。促進刑事司法制度現代化,構建刑事司法制度體系,要求我們加強對刑事訴訟法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推動刑事訴訟法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加強對刑事司法制度實踐問題的研究,總結提煉實踐經驗和做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理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刑事司法制度理論體系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三)以着力構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抓手,全面推進中國自主刑事訴訟法學知識體系研究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曆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着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又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為根本指針,系統部署全面構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研究;要考慮基于專業化、專門化研究的專業劃分,就刑事訴訟法學細分專業、構建體系問題,展開進⼀步研究,不斷取得共識;要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理解建構中國自主刑事訴訟法學知識體系,對于推進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在理論研究過程中,必須突出自主性、原創性,堅決避免成為西方理論的搬運工,既要深入挖掘中國刑事訴訟法治的曆史經驗和實踐模式,又要借鑒國外有益成果;要将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緊密結合,從實踐中提煉問題、總結經驗,再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實踐發展;要注重專業化與專門化研究,充分考慮刑事訴訟法學中細分領域和專業問題的特殊性,進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相應的理論成果;要探索創新載體和形式,使中國自主刑事訴訟法學知識體系得以更好的呈現。
各位理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中國法學會和有關部門領導的關心指導,離不開各位專家學者和理事、會員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秘書處同志們的默默奉獻,在此,我們一并表示衷心感謝!展望新的一年,研究會将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明确工作計劃,落實工作責任,以昂揚的精神狀态和奮鬥姿态推動研究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為推動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提供理論智識,胸懷“國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彙聚人才優勢,形成研究合力,奮力開創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轉自|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