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廣州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立法理論與實踐”,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别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扣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總結交流立法理論研究和立法工作實踐,推動新時代立法理論研究高質量發展,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供理論支撐。年會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涉外法治研究院承辦,全國各地400餘位立法學研究者與立法實務工作者參會。

大會開幕式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憲法法律委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立法學研究會會長許安标主持,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洪祥出席開幕式并作講話。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立法實務部門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還将在“新時代的立法理論”“立法與全面深化改革”“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區域法治與地方立法”“法典編纂的理論與實踐”五個分論壇以及專門設置的“青年論壇”,結合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讨。

在青年論壇環節,2003网站太阳集团汪全軍副教授作了題為“科學立法原則的法理闡釋”的發言。汪全軍副教授認為科學立法是中國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中的原創性話語。從哲學視角來看,科學立法是啟蒙哲學自我反思的必然結果,其有效的調和了立法者的自由意志與外在世界的客觀規律之間的矛盾,并為立法者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禁區”。從法學維度來說,科學立法根源于對立法權過度政治化的擔憂,以及對立法權可能被濫用的警惕,是通過外部限制的方式引導立法權健康運行的一種嘗試。具體到中國語境,科學立法是以馬克思主義立法理論為思想淵源,在歸納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法經驗和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立法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自主性法學理論,是對立法領域“時代之問”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