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術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術動态 >> 正文

JM實務講座|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謝澍法官在湖大開講《法學生在校應做的知識儲備》

時間:2025-03-26 浏覽量:

Part.01   講座概覽



2025年3月25日晚19:00,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的謝澍法官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開展了主題為“法學生在校應做的知識儲備”的講座,講座由肖和保副教授主持。這是JM法律碩士實務講座,也是本科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講座,諸多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到場參加,現場氣氛熱烈。 謝澍系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專職審委會委員,分管立案、商事審判與知識産權、涉外審判工作;湖南湘江新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法學法律專家庫成員、湖南省破産協會常務理事,從事民商事審判二十餘年。審判執行中代表性工作:全國首例債轉股(2003年)、湖南省首例公司風險對賭案件(2018年)、推出全省首家破産府院聯動機制、主持湘江新區營商環境填報工作(全國第六名);《供應鍊金融新業态下涉合同與票據請求權合并訴訟形态的規則構建——兼談通過訴訟模式調規範和引導新業态》獲全國法院第三十四屆學術讨論會二等獎,全省一等獎。在講座中,謝澍法官指出,法律的理解與适用需要以理解人與社會背景為前提,涵蓋對文理科學知識、國家宏觀政策方針的把握,以及涵攝判斷能力與實踐經驗的積累。此次講座為廣大法學生明确了在校學習的方向,激勵着他們不斷充實自我,迎接未來的挑戰。

01



理解人和社會 

謝澍法官以“法律的對象是人和社會,是規範民生與社會秩序的工具,訴訟隻是規制失效的結果”抛磚引玉,指出理解人與社會,要深入探究價值觀、心理、認知結構及行為選擇。這需要法學生掌握人文各學科知識,了解其理論、模型和結論,并佐以實踐案例,如法經濟學成本控制論助力法律決策經濟分析,心理學用于處理婚姻家庭糾紛。 如今知識領域裂變,學科交叉融合加劇,法學生必須跨越文理壁壘。不懂行為經濟學與組織論,就難以理解公司法裡企業行為與經濟決策邏輯。想理解人際關系,需涉獵政治學這類研究相互依存性和戰略的學科;想理解社會,就要了解社會哲學、福利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以秩序和價值為研究對象的跨學科知識,從多維度洞察社會運行和價值體系。    

02



國家政策方針 

諸如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宏觀經濟決策,以及中央金融經濟工作會議所傳達的政策導向等,皆是法學生不容忽視的知識領域。例如同案同判的問題、保交樓的後入資金、保交樓的财産保全、融資租賃的亂象等,均需遵循國家在房地産市場調控、金融穩定等方面的政策依據。不同利益主體,如購房者期望順利收房、開發商面臨資金壓力、金融機構關注資金安全,在此過程中産生了複雜的利益糾紛。此時,博弈論便大有用武之地。法學生運用博弈論,能夠深入分析各方利益訴求,通過策略性思考,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最優解,促使保交樓工作有序推進。       

03



法的解釋适用--涵攝判斷 

謝澍法官着重強調了貝葉斯決策理論與法律工具主義這兩個要點。貝葉斯決策理論,聚焦于概率與決策代價間的平衡,為優化分類策略提供了有效方法,尤其在應對多維度特征和不同損失函數的複雜情境時,優勢顯著。以兩類分類問題為例,選取最大化後驗概率的決策,能實現平均誤差概率的最小化。法律工具主義,突出可操作性、實證導向、未來導向以及集體導向等,考慮多方因素進行最後的判斷。法院承擔定分止争的關鍵職責,在這一過程中,精準運用法律工具主義所強調的要點,掌握判斷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04



經驗 

謝澍法官援引霍姆斯“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對時代需求的感知、流行的道德與政治理論,以及對公共政策的直覺……這些都遠比法的三段論更為重要”的觀點,着重強調經驗的關鍵意義。在司法實踐中,諸多方面都高度依賴經驗。以法與社會的協同進化為例,需依據經驗判斷社會發展趨勢,使法律與之适配;在證據與内心确認過程中,經驗助力法官準确權衡證據,形成可靠的内心确信,進而做出公正合理的裁決。 在謝澍法官的講座結束後,肖和保老師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面對當下AI浪潮的沖擊,肖和保老師與謝澍法官一緻認為,法學生必須明晰自身獨特價值,找準與學習機器的差異所在。在此過程中,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被着重強調。知識儲備固然是用知識武裝自己的有效途徑,但僅僅擁有知識遠遠不夠。法學生更要學會深度思考,通過思考将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到法律實踐中,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法律場景,彰顯人類獨有的智慧與價值,不被機器所替代。


Part.02   講座心得          

1. 講座以“體系化思維”為核心,強調法律學習絕非法條的簡單堆砌,而需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首先,基礎理論的深耕是根基。民法、刑法等核心部門法的底層邏輯需反複錘煉,既要掌握規範文本,更要理解背後的法理精神與價值平衡。其次,跨學科視野的拓展不可或缺。法律問題往往涉及經濟學、社會學甚至科技倫理,研習法經濟學、法社會學理論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現實中穿透現象、觸及本質。例如,數字時代的隐私權保護問題,需同時理解技術邏輯與法律規制路徑。最後,實踐能力的轉化是檢驗标準。通過案例研習、法律檢索和模拟法庭,将抽象理論具象化為法律論證能力,才能真正實現“知行合一”。法律人需兼具“專精”與“博通”,既要像匠人般打磨專業能力,也要以開放姿态擁抱知識融合。 

——非法本法碩唐笛

2.謝澍法官的講座如一記重錘,當司法裁判的場域中湧入心理學、政治經濟學等多元學科光譜時,我們才真正觸摸到法律作為社會調節器的本質——那些看似冰冷的法條背後,始終躍動着人性的溫度。這種綜合判斷能力絕非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要求法律人構建起“T”型知識結構。縱向的法律專業深度與橫向的學科視野交彙處,方能生長出真正的司法洞見。當法官洞悉金融衍生品交易背後的經濟邏輯,理解家事糾紛中的情感創傷,裁判文書便不再是幹癟的規則演繹,而成為修複社會關系的良方。在規則與現實的永恒張力中,唯有保持開放的智識胸懷與獨立的批判精神,才能讓司法裁判真正成為照亮社會的理性之光。 

——法本法碩劉濟禮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