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丨蘇士龍

2025年4月8日(周二)晚19:00,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佳魁律師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北校區階梯教室103教室開展主題為“以更宏觀的視角化解勞動争議”的專題講座。曾佳魁律師系國家二級律師,中共天地人第三黨支部書記,律所人力資源法律事務部主任,全國律協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同時擔任湖南省總工會普法講師團講師、長沙市勞動人事争議仲裁委員會兼職仲裁員及湖南省省級工傷預防專家庫專家,長期緻力于勞動争議預防與化解、勞動關系合規治理、工會法律服務等方向的理論研究與實務操作。本場講座吸引了衆多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前來聆聽,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講座伊始,曾佳魁律師首先指出,當前我國勞動争議總體呈現數量龐大、類型複雜、糾紛頻發的态勢,傳統的個案處理模式已難以回應新時代勞動關系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現實需求。他強調,應當跳出個體糾紛的框架,從産業結構調整、人口流動趨勢、靈活就業興起以及平台經濟的發展等宏觀社會背景中重新審視勞動争議的生成機制與解決路徑。

随後,曾律師圍繞勞動争議的主要類型,從用工模式的多元化、企業管理制度的合規性、勞動者權利意識的提升等角度,系統分析了引發糾紛的深層原因。他指出,在實踐中,僅依靠仲裁和訴訟手段難以實現糾紛的根本性化解,反而可能加劇勞資對立。他倡導以更高視野推動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引入工會、企業調解組織、行業協會、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力量,實現勞動關系治理由“末端處置”向“前端預防”轉變。
在講座的中段,曾律師結合自身多年從業經驗,分享了多個典型案例,并特别強調制度設計對于糾紛預防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個兼顧企業運行效率與勞動者正當權益保障的治理結構,往往能夠從源頭上遏制沖突的發生。他提出,企業應在制度建設上注重參與機制、信息透明和權利平衡,同時法科生也應當在未來實踐中具備宏觀政策理解力與多元利益協調能力,避免将争議解決簡化為程序操作。

最後,曾佳魁律師鼓勵同學們以法學專業背景為基礎,提升對社會運行機制的系統性理解,在推動個體正義實現的同時,也要具備服務國家法治戰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視野。他指出,勞動法不僅關乎個體權益,更嵌入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公共治理的更大圖景,是一門兼具技術理性與價值導向的交叉法域,值得深入學習與關注。
在講座尾聲的互動環節中,多位同學就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合法性認定、靈活用工中勞動關系的界定、工傷預防機制的優化等問題踴躍提問,曾律師逐一耐心解答,并鼓勵同學們在校期間多關注真實案例、多進行實務訓練,進一步夯實法學功底。講座在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學生心得
曾佳魁律師的講座以《以更宏觀的視角化解勞動争議》的為題,颠覆了我對傳統勞資糾紛處理的認知。講座深刻指出,勞動争議不應局限于個案的法條博弈,而需站在社會治理的高度,将勞動者權益保護、企業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視為三位一體的生态系統。曾律師通過典型案例闡釋,單純依賴司法裁判可能加劇對立情緒,而通過政策銜接、行業協商、心理疏導等柔性手段,能更有效實現勞資共赢。其提出的"動态協商機制"和"争議預防體系"尤其令人耳目一新——企業建立自主調解委員會、行業協會制定争議預警指标、工會建立職業發展輔導平台等舉措,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體現了從"事後滅火"到"源頭治理"的思維躍升。這場講座啟示我們,法律工作者需突破"就案辦案"的局限,在維護法律底線的同時,更要着眼勞動關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在新業态經濟背景下,如何平衡平台靈活性與勞動者保障,更需要這種具有前瞻性的宏觀視野,這正是新時代法律人的使命所在。
——23級法律碩士紀檢監察班梁曉龍
參加此次勞動法律知識講座,收獲頗豐,深感勞動法律知識在維護勞動者權益中的關鍵作用。講座中關于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講解,讓我明晰了投訴的受理範圍與程序。知曉在特定情形下,需依照勞動争議處理或訴訟程序維權,避免盲目投訴,提高維權效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相關内容更是打開了新視野,了解到工會在監督用人單位、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的職責與工作方式,像監督意見書、建議書等工具,能有效促使企業規範用工。這些知識不僅為自身權益保護築牢防線,也讓我意識到在工作生活中,可幫助身邊人增強維權意識。在未來,我會不斷鞏固所學,将其運用到實際中。同時,積極傳播勞動法律知識,讓更多勞動者懂得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推動形成更公平、和諧的勞動用工環境 。
——法本法碩王家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