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1日晚19:00, 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劉孔中來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舉行了主題為《通訊傳播産業及法制在台灣的發展》的學術講座,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鄭鵬程教授擔任了此次講座主持。
劉孔中教授以《通訊傳播電信法》為切入口,提到該法是不完備的競争法,卻又是特别法的範疇,按照法律适用的規範,使得通訊業違規違法處罰相比競争法意義上的處罰簡直差之千裡,違法成本低。接着,劉教授提出“縱觀台灣的曆史,就可以給我們大陸來一次算命”。國民黨時代,國家控制電台等通訊傳媒行業。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适應時代的潮流,出現了民營的有創新特點的傳媒通訊,1996年台灣地區開始民營化改革,提倡自由競争,到2005年左右在形式上完成了民營化。而正是在民營化的過程中法制不健全,不斷放寬民主化,使得出現了電台等節目質量差,廣告植入過度頻繁等衆多問題。

最後,劉教授針對通訊傳播産業的監管機關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台灣當年出現了急于求成的心态,盲目的照搬美國的經驗,2006年設立了通訊傳播委員會,獨立的監管通訊傳播産業。如今看來,這是一場失敗的試驗。第一,委員會一設立就被孤立,其他部門不配合工作。第二,本身委員的産生就是公務員體制内的選拔,委員們為主任委員會馬首是瞻,投票不公正。第三,委員會會議議程是由主任委員會決定,使得有些議題被忽視,往往難上議程。第四,該委員會憑空而立,對于其權力來源的正當性和當對誰負責,受誰監督也沒有一個準确的答複。劉教授在講座中提出了自己對未來通訊行業法律規制的觀點:如今很少有人再去看有線電視了,寄希望于出台完備的法律,不如寄希望于技術的突破。技術的發展已經打破了牢不可破的壟斷,解決了政治失能的問題。知識産權法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福音,人就是要表達,要交流,要通訊,知識産權法就是給你一個既保護創新又維護權益的平台。
幾番問答之後,講座接近尾聲,鄭鵬程教授對此次講座做了深刻的總結,并給予高度的評價,同學們也受益匪淺,講座伴着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