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七點,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廉政研究中心和湖湘廉風學社共同主辦的學術講座“反腐敗——新加坡模式反思”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成功舉行,作為該段時間内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這場有關“反腐敗”的學術講座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關注。本次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全國高校廉政學會副會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袁柏順教授受邀擔任主講,餘凱博士主持,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龍太江教授和田湘波副教授擔任評議人。講座分主題演講、嘉賓點評、現場提問三個環節依次進行,為在場的聽衆奉上了一場引人深思的學術盛宴。
本次講座以一段關于新加坡追悼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的新聞視頻為切入點展開,引起同學們的濃厚興趣,“一代偉人李光耀雖然離去了,但新加坡永遠不會消失,新加坡在反腐方面留給我們的思考不會消失”,袁教授語畢,講座就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正式開始。在講座提綱的導言部分中,袁教授對于“模式”一詞進行了專業解讀。“一種東西可以稱得上模式,必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有别于其他東西的獨特性。”他提出所謂反腐敗模式,不應該隻是反腐敗制度或是具體反腐敗法律框架,更在于相關制度的邏輯與精神,更應着眼于根本制度的體現和整體制度的部分,應将其置于具體的曆史環境中評判。
接下來,他又對新加坡與香港反腐敗進行比較,得出“新加坡反腐敗的效果、效能更加優越”的結論,而這也是新加坡對腐敗零容忍的執政理念、小而高效的新加坡反貪局、完備的反貪立法、嚴密的治腐法網和懲防并舉的反貪戰略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不廉無以立國’口号倡導下,輔之以堅定的政治意志、反腐敗指導思想和實用主義的反腐手段,新加坡的反腐成為一種模式被廣泛學習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位在講座中收獲頗豐的同學在總結袁教授講座内容時這樣談到。袁教授着重強調的新加坡“實用主義”這一手段的使用和在新加坡反腐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突破了在場聽者的一般性思維,讓人耳目一新又啟發良多。
在講座内容的最後部分,袁教授就“新加坡反腐敗模式”提出了三點反思:新加坡這種反腐是一般規律還是新加坡特色、堅定的反腐敗意志會否消退、反腐敗的價值選擇是應該傾向于效率效能還是人權和正義?袁教授将這些開放性的思考抛給在座的聽衆,讓每一個人都有所思、有所感。思想的力量在于發散、碰撞與新生,在思考中探尋真理,想必這亦是一場真正的學術講座能夠給予我們的最大收獲之一。
在龍太江和田湘波兩位老師的簡單點評後,有四位同學進行了提問。其中一位同學就意志的不可琢磨性和可變性,問道:在我國反腐敗過程中,應該靠誰來堅定意志?袁教授給出這樣的回答:“我們不靠哪一個人,而是靠黨中央。隻要我們的黨還存在,就會有堅定的政治意識來支持我國反腐工作,向社會清晰地傳達這一信号。” 最後,本場講座在愉悅的氣氛中結束,全場聽衆用掌聲感謝袁柏順教授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場精神盛宴。(史會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