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國、美國與當代比較法”研讨會在北京大學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舉行。作為北京大學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創院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研讨會由11月23日下午的“國内外法律東方主義”學者對談和11月24日全天的四場主題研讨會兩部分組成,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埃默裡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香港大學等國内外高校的國内外多位知名學者共同參與, 回顧和分析法律東方主義話語,探讨跨國界、跨制度的法律比較和方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蔣海松副教授應邀參加會議并用英文報告了 《法律東方主義的貢獻與迷失》(The Contribution and Loss of Legal Orientalism)

研讨會于11月23日下午五點開始。北京大學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Philip McConnaughay做開幕緻辭,感謝國内外與會者的到來,并指出北大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是位于“活力之都”的“創新之院”,彙集了來自美、歐、亞的優秀學者,跨國法律比較是本院教學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學者對談由北京大學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Nicholas Frayn主持,談話嘉賓包括《法律東方主義》的作者埃默裡大學絡德睦(Teemu Ruskola)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梁治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凱原2003网站太阳集团鄭戈教授。 Teemu Ruskola教授開場通過介紹他的學習生涯和職業生涯來闡述他構思和寫作《法律東方主義》的過程。評論嘉賓從多種角度推敲法律東方主義這一概念,探讨這個概念所針對的跨國互動現象進行了讨論。

(蔣海松副教授發言)
11月24日全天的四場主題研讨會分别是“比較法和法律東方主義難題:下一步是什麼”,“美國和法律東方主義的遺産”“法律東方主義的曆史起源和影響”,“比較法和中國法律改革”。第三單元“法律東方主義的曆史起源和影響”由北京大學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Francis Snyder主持,我院蔣海松副教授用英語報告了 《法律東方主義的貢獻與迷失》(The Contribution and Loss of Legal Orientalism) 并回答 了外國學者的提問。
蔣海松副教授在發言中提出,從薩義德的《東方主義》到絡德姆教授(Teemu Ruskola)的《法律東方主義》是一個可喜的拓展,是後殖民主義理論在中國法律領域的運用。“法律東方主義”是歐洲思想家針對中國法的普遍偏見之一,而且這延伸影響到了當代美利堅帝國意識形态。在黑格爾和孟德斯鸠的中國法律觀中都有法律東方主義的複雜呈現,其中灼見與偏見交集,洞察與誤讀共有。蔣海松也提出,法律東方主義式的進路有助于反思并超越西方中心的權力話語,推進多元法律文明的發展,樹立中國法律思想的主體性。但在中國目前語境下,對法律東方主義的過度強調,容易異化為狹隘民族主義和文化保守主義,誇大西方法律文明的文化霸權,導緻另一種不客觀的學術判斷,對此需要清醒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