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本科生培養 >> 教學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本科生培養 >> 教學動态 >> 正文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1年度課程思政研讨會暨教學基本功大賽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時間:2021-11-04 浏覽量:

文| 彭力軍




德法兼修重引領,學思踐悟育人才。為深落實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根本任務,發揮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方面的關鍵性作用,2021年11月2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1年度課程思政研讨會暨教學基本功大賽啟動儀式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順利舉行。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屈茂輝、黨委書記易駱之及全體任課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蔣海松副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易駱之書記做動員講話。易書記以“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為開篇内容,介紹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要求。易書記提出,推進法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是對高校法學專業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回答,更是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他強調思政元素要融入到專業課程之中,以促進學科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蔣海松副院長傳達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指南》主要内容,彙報了教學基本功大賽的組織情況。他介紹了有關課程思政的總體政策及全國各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推進課程思政的新動态。蔣老師提出,關鍵要找準法學學科與思政的融合點,科學設計教學體系,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挖掘亮點,打造特色。他簡要介紹了學院對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律史、刑法、民法、行政法、程序法、國際法等核心課程進行課程思政的側重方向,倡導以“千年學府、百年法學”為依托,弘揚湖大傳統,打造湖大法科特色。他建議每個學科對學科課程思政有總體規劃,每位老師對自己課程的思政建設也要凝練特色,切忌千篇一律。他還介紹了學院即将舉行的教學基本功大賽組織情況,倡導老師們尤其是青年教師積極參賽,以賽促教,通過比賽更好設計課程,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現代教學方法,同時為參加學校及更高層級教學比賽進行曆練,積累經驗。



副院長喻玲教授做國家級一流課程《知識産權法》課程思政示範講解。喻玲老師提出,推進落實好課程思政建設,首先應當以培養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和目标。其次注重對教學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提煉,緊緊圍繞課程育人的目标,突出專業精神和法律職業倫理。最後要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注重對學生課堂法律思維的訓練,這本身就是在進行課程思政。



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副書記羅英副教授介紹了法學專業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的籌劃情況。她首先從“我們有什麼”的維度對我院課程思政建設情況進行了盤點,總結了學院現有的課程思政示範課、教學比賽、思政課題等情況。其次就課程思政“我們做什麼”,羅英老師提出,2003网站太阳集团思政課程建設應當跳出思維定勢,結合學校的特色文化積極挖掘教學素材和案例,比如結合時務學堂、李達校長與法學的淵源等素材,結合院史校史,融入人生态度、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家國情懷等價值觀,實現全程育人,做到潤物細無聲。她還介紹了法學專業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籌劃情況及未來開展工作的重點方向。



研讨會進入下一部分,由各法學學科中心主任對學科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目前學科思政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彙報,并就今後學科思政活動構想進行了交流。

理論法學學科中心主任高中教授指出,理論法學和課程思政存在天然契合,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論法學研究和課程思政的行動指南。高中教授重點分享課程思政中應該辯證把握的兩對矛盾關系:第一,要正确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課程教學既要有思想有情懷,也要認識到中國國情中國特色,立足中國大地。第二,辯證對待解構與建構的關系。既要有思想的反思,也要有制度建構的導向,不能為了解構而解構,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引導學生正确認識世界形勢和中國特色,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經濟法學學科中心主任鄭鵬程教授指出,經濟法作為調整國家在管理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範,其調整對象具有社會整體性的特征,國家幹預、宏觀調控是其核心内容,經濟法天然需要有大局意識,與政治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如反壟斷問題本身帶有政治維度。他認為經濟法具有政治性、經濟性、多變性、關聯性四大特性。經濟法的教學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之外,還應具有三個目标,即培育學生的大局意識、綜合素質和公益擔當。最後,鄭老師強調,經濟法的價值理念在于市場秩序與民衆利益的平衡,課堂上應當注意價值導向,引導學生成為具有使命擔當的新時代法治人才。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委員會主任、國際法學科中心主任李小明教授認為,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國際法的調整對象主要是以國家關系為主體的國際關系,而當今國際社會波谲雲詭,風起雲湧,國際法教學尤其需要價值導向,注重維護國家利益。在國際法課堂,應當始終将習近平外交思想作為課程思政教育的指導思想,注重引導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反對西方政治霸權、經濟霸權、軍事霸權。在涉及到國家領土争端、海洋權益的維護、國際人權保護等重大領域中,要引導學生明确我國對相關國際法原則、規則與制度的立場、态度與觀點,在愛國主義的引領下,堅定中國立場、維護國家利益及人民利益。



民商法學科中心主任肖海軍老師首先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重要論斷,認為民商法領域所涉及的是事關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關涉民生、民權、民利,是課程思政具有重要關聯。民商法各具體學科都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如商法追求效率,主張繁榮經濟,藏富于民,對應了“富強”價值;民法追求的目标就是和諧,知識産權追求是創新,民訴法追求法治方式解決糾紛,是對民間私權的維護。他建議課上重點要處理好私權與公權、個人權利和整體權利的關系。



刑事法學科中心代表姚詩教授發言時強調刑法打擊犯罪,保障人權,刑法學作為維護社會秩序、追求公平正義的學科,也具有極強的課程思政關聯,需要将刑法學的的知識與思政元素進行有機結合。如正當防衛制度的激活是對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護,講述刑法各罪名時要注意基本價值的衡量。既要注重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障,也要注重程序上的公平正義。刑法應當時刻保持謙抑性原則,從而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



教學督導組主任陳錦紅老師介紹了教學基本規範。她向與會老師從課堂宗旨,評價标準、課程考核等方面介紹了教學競賽的基本情況。随後,陳老師具體介紹教學内容、教學手段、教學态度、教學評價等具體的規範要求。她倡導,法學學科要充分挖掘課程思政的元素,積極圍繞教學目标,推進教學改革,力争建成更多融合思政元素、育人效果明顯的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會議最後,由屈茂輝院長總結發言。屈院長強調,法學課程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重視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引導學生重視法律職業倫理道德的養成,培養德法兼修、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德法兼修”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的内在要求。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程思政具有良好基礎,希望學院老師們高度重視,積極參與,進一步推進落實好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屈院長還對學院其他工作做了相應部署。



最後蔣海松副院長對會議進行了總結。本次課程思政工作交流研讨會的順利召開,為各學科今後的課程思政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明确了方向,促進了學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有助于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大格局。學院将積極落實會議共識,貫徹“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理念,努力培養德才兼備、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素質一流法治人才。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