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研究生培養 >> 培養動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研究生培養 >> 培養動态 >> 正文

馬賢興檢察長解讀法理情在個案處理中的運用

時間:2017-04-24 浏覽量:

155.jpg

4月18日下午,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馬賢興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作了題為“法理情在個案處理中的運用”主題講座。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生導師謝佑平教授主持講座,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幹部教育培訓處郭海鷹副處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郭哲副教授、陳璐副教授和校内外數十位同學參加了此次思想學術與司法實務交融的盛宴。

讀書不覺春已深,然而山東大媽氣槍案、王立軍收購玉米案、于歡刺死辱母者案等引起的輿論風波和法理情熱議,并未在一年中最美的人間四月天裡散去。馬賢興檢察長以缜密的邏輯和深切的情懷,結合司法實務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讨論如何在司法個案中兼顧法理情的統一。

馬賢興檢察長從中國自古就有順應天理國法人情的傳統出發,首先提出,當代中國的司法應當實現“三合”——合法、合理、合情。司法裁判不應脫離普遍常識、公共道理和公衆對正義的普遍理解以及起碼的良心認知,在依法實行審判權、檢察權的前提下,還要綜合考量天理、人情。對于“輿論幹擾司法、輿論誤導審判”的說法,他認為要實事求是地看。少數背離了法律精神實質的裁判,脫離了億萬民衆所認知的公理常情,從發引起輿情危機乃至“公憤”,我們不能一味指責輿論幹擾司法。

233.jpg

接下來,馬賢興檢察長重點針對刑事政策寬嚴相濟、《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和反虛假訴訟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就如何實現情理法相融,進行了闡述。馬賢興檢察長以“大學生麻醉搶劫案”、“酒店容留吸毒案”為例,探讨了“情理法相融與刑事政策寬嚴相濟”的關系。馬賢興檢察長認為,司法實務中部分法官對《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片面理解和機械适用,導緻該條成為“強盜條款”,嚴重損害無辜民衆的權益,造成司法不公。馬賢興檢察長強調,司法不能淪為謀取不法利益的槍手,法官更不應對法律漏洞視而不見、為利用訴訟洗黑錢等虛假訴訟行為“背書”。法官要破除“機械司法”,要秉承正義良知和法律精神,結合案件事實和價值判斷,形成内心确認,據此作出合法與合情合理的裁判,回歸常識,遵循常理,真正做到讓百姓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馬賢興檢察長回顧,35年來,不管面臨多少艱難險阻、威脅恐吓,他始終秉持從父輩傳承下來的“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對得起良心”的價值觀,并将之融入自身的法治信仰,認定司法裁判就是發現法律、發現情理、凸顯良知的過程。大家真切感受到,馬賢興檢察長對社會弱勢群體真切的人文關懷,感受到一名司法工作者對公平正義、理性良知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踐行。

在自由提問環節,就郭哲老師等提出的問題,馬賢興檢察長表示,情理法三者的邏輯關系是以法律規則為前提和基礎的,結合情理對案件綜合考量,不否定法律在個案中的地位;某種程度上,司法工作者“機械司法”恰恰是最沒有風險的,秉持理性和良知,有時反而會承擔一定風險,但是人的良知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縱使作為一名無官職的普通司法工作者,也要在規則之治的前提下,在辦案中融入情與理,秉持良心,勇于發聲,敢于擔當。

謝佑平教授評價,這是一場高水平的精彩講座。馬賢興檢察長憑借深厚的學術功底、豐富的實務經驗,運用法律社會學、法理學等知識維度,針對當前我國司法實踐中機械講“規則”太多而缺乏情理的現狀,論述了以規則之治為前提的結合考量情與理的重要性;尤其馬賢興檢察長談到了自然法和西方陪審團制度的關系,陪審團制度恰好體現了情理法三者的統一。謝教授認為,融合情理于法之中,就是要求司法工作者在進行情與理的價值判斷時,脫離法官這個角色,以一個平常人的眼界和良心進行價值判斷,不迷信司法解釋,運用學識、悟性,融合情理法,發現并彌合法律規範的漏洞及規範與事實之間的沖突,實現立法與司法之間的良性互動。

898.jpg

最後,馬賢興檢察長向在場師生贈送其編著的《虛假訴訟防治的理論與實踐》、《心開路寬——職業人生與心态建設》。同學們表示,聽完講座,收獲頗豐,啟發甚大,深感中國實現“良法之治”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遠,而每一個人就是這項使命的承擔者。興法治,須人傑,同學們表示會抓住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習的機會,努力成為一名既有學識理性又有溫情良知的法律人,相信中國法治的“四月天”離人間不遠,正踏步而來。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