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法律評論》稿約
《南開法律評論》是由南開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主辦的法學學術性刊物,旨在為廣大法律人建立一個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台,并以此活躍學術研究氛圍、開闊法律視野、加強學術交流。《評論》擁有正式書号,向社會公開發行。《評論》本着自由、獨立之精神,滿懷繁榮法學學術與服務法治之責任,向法學研究人員、法律實務界人士及廣大青年學子征稿。
一、欄目設置
主題研讨、學術論文、評論、判解研究、調查、書評
二、本期主題
本期“主題研讨”欄目的主題是“互聯網環境下的中國法律實踐”。
互聯網已經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由互聯網引發的新型法律問題層出不窮。利用互聯網侵犯隐私權、知識産權等侵權行為的認定,虛拟财産、網絡支付等對民商法提出的新問題,網絡輿論審判等涉及司法公正的問題,優化網絡環境引發的互聯網如何依法管理等問題,都需要進行深入的法學分析。
誠摯希望您能夠就本期主題發表珍貴見解并不吝賜稿。
三、投稿須知
1.選稿标準
本刊将學術水平、學術規範和實務價值作為錄用稿件的标準,并由專家進行匿名審稿。稿件在篇幅上沒有嚴格限制,但以5000字以上為宜。
2.投稿方式
來稿請發送至《南開法律評論》編輯部電子郵箱:nklawreview@163.com
3.所有來稿恕不退回,請自留底稿。兩個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的,作者可另行處理。來稿請寫明聯系電話、通訊地址及郵編。稿件一經錄用,即贈當期刊物緻謝。
4.截稿日期為2014年5月31日。
5.說明
(1)我們堅決反對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因此給本刊帶來不良後果的,本刊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2)本刊對于拟采用稿件有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進行技術性修改或處理。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
(3)本刊所發表文章的觀點均屬于作者個人,并不代表本編輯部或主管單位立場。
(4)特别聲明:本刊自第七期開始,已擁有正式書号,并向社會公開發行,請勿一稿多投。将于2014年發行的是總第九期。
《南開法律評論》編輯部
2014年2月
附:《南開法律評論》注釋體例
《南開法律評論》注釋體例
為了實現刊物發表文章、編排和印刷的規範性,請投稿人參照此體例來完成稿件。稿件結構順序安排一般為:标題——作者——内容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5個)——正文——附錄。
注釋采用腳注(即頁下注),頁内連續注碼,注碼放在标點之後,注碼号為“〔1〕,〔2〕,〔3〕……。示例如下:
(一)著作類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7頁。
〔2〕高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第3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518頁。
(二)論文類
〔1〕黃芳:《香港與外國簽訂的刑事司法協助協議研習》,載《法學家》2003年第2期。
(三)文集類
〔1〕劉隆亨:《新〈稅收征管法〉評述及其實施研究》,載《财稅法論從》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四)譯作類
〔1〕[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張軍等譯,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頁。
(五)報紙類
〔1〕王明義:《法制與法治》,《法制日報》1992年3月2日。
(六)古籍類
〔1〕《明太祖實錄》卷二十六。
〔2〕[清]沈家本:《沈寄移先生遺書》甲編,第43卷。
(七)辭書類
〔1〕《财經大辭典》(上),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頁。
(八)港台著作
〔1〕吳金柱:《租稅法要論》,台灣三民書局1997年版,第28頁。
(九)網上文獻注釋體例
〔1〕張義敏:《中和應泰董事會金立左博士談鄭百文重組方案還隻是一個框架》,中國證券報網站,http://www.cs.com.cn/csnews/articles/266 51444.htm,2000年12月20日訪問。
(十)外文類
〔1〕如專著類:Kenneth N.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79),p.81.(作者姓名按通常順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後;姓名後用逗号與書名隔開;括号内,冒号前為出版地,後面是出版者和出版時間,如果出版城市不是主要城市,要用郵政中使用的兩個字母簡稱标明出版地所在地,例如CA;頁碼用p.表示。)
(十一)其他
〔1〕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參見”二字。
〔2〕引用資料非引自原始出處者,注明“轉引自”。
《南開法律評論》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