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8日晚,“法政人文讀書會”2019級《論自由》第五期活動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322教室順利開展。本期讀書會的主題是《論自由》結尾及在此基礎上研讨張扣扣殺人案和韓國女星崔雪莉自殺案。湖大法學碩士曹孝前任主持人,本期的主題發言人分别是2019級本科生喻濤滔和李冬葳,主評議人是2019級碩士生陳家樂。

首先由喻濤滔對張扣扣殺人案進行陳述和分析,他簡要概括了案情,接下來就其中涉及的同态複仇問題展開論述。包括以下幾點内容:1.同态複仇在古代西方和中國都有不同的體現,他以漢谟拉比法典和中國古代大明律的相關規定予以說明;2.同态複仇的背後是正義的法律價值,而引發張扣扣殺人的22年前的案件,确實可能存在裁判不公的問題,比如附帶民事賠償的數額過低、王正軍未服刑滿7年即被釋放等問題;3.存在社會文化的影響,包括各種影視和文學作品都以複仇為主題,社會對與同态複仇存有認同感;4.有的學者認為正當防衛是同态複仇在現代法律制度中的殘留,喻濤滔反駁了這一觀點,認為正當防衛具有即時性和緊迫性,不同于同态複仇。

李冬葳對韓國女星崔雪莉自殺事件進行主題發言。她提到崔雪莉因為一些個人行為受到網絡輿論的攻擊,進而加深抑郁症,最終導緻崔雪莉自殺。李冬葳從這一事件中提煉出三個問題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1.言論自由與名譽權、隐私權的關系。她認為言論自由如果損害了他人的名譽權和隐私權,便達到了社會侵害了程度,需要受到相應的懲罰;2.如何防止言論自由發展為網絡暴力。她認為一方面應當加強網絡空間的監管,包括設置網警等措施,另一方要提高網民的法律意識、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3.自殺是否屬于犯罪。她提出每個人有處置自己生命的自由,因而自殺不具有違法性,但是幫助自殺則可能構成犯罪,因為要保障行為人對自己生命的決定權,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評議階段,陳家樂對喻濤滔和李冬葳的發言分别展開評議,她既指出了兩位同學主題發言的不足,也肯定了其中的一些觀點。陳家樂采取提問式的評議方式,由此引發在座同學的激烈讨論。大家圍繞死刑存廢問題和言論自由與名譽權問題展開了全面而充分的讨論。觀點交鋒激烈,觀衆氣氛炙熱,将讀書會推向高潮。
“法政人文讀書會”由蔣海松老師等發起,旨在閱讀中西方經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法律思維。往期已經帶領各屆研究生研讀了《理想國》《政治學》《論法的精神》等經典作品,之後還将定期開展系列研讀。
(圖文供稿人:杜昌恩、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