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晚上,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夏新華老師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206以“埃及憲政困局及中國啟示”為題舉行講座,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助理蔣海松老師主持,湖大餘凱老師、肖洪泳老師、湘潭大學張小虎博士、湖南工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陳雄老師等聯席點評。
2011年埃及爆發示威,穆巴拉克下台。但3年後埃及依然政局動蕩、社會分裂。埃及憲政危局根源何在?未來走向如何?對中國改革具有哪些反思?夏新華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回應。講座圍繞“從變局到困局的埃及政治局勢”、“軍方主導修憲引發憲政危機”、“穆爾西修憲擴權加劇憲政危機”、“曼蘇爾過渡政府修憲”和“埃及憲政危機的啟示”五個部分展開,系統的介紹了埃及憲政危機的來龍去脈以及中國對其的反思。
夏老師認為,從2011年到2014年,埃及的三年變局可謂是天地大輪回。在新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顔色革命席卷北非中東,埃及也未能幸免。三年裡,穆巴拉克和穆爾西兩位總統的巧合命運,軍方地位的大輪回以及埃及青年角色“兩頭倒”的大逆轉,使得埃及由變局轉為危局,又轉為最終的困局。埃及局勢實際是以軍方為代表的世俗派和以穆兄會為代表的宗教派的對峙和鬥争的表現。雙方的修憲擴權都引發了憲政危機。軍方發布的《憲法宣言》有一定進步,但這種自我賦權以及工具性修憲成為日後埃及憲政的潛在危機。而穆爾西的修憲擴權加劇了憲政危機,其頒布的憲法聲明全面擴權,且充斥着濃厚的伊斯蘭色彩。曼蘇爾過渡政府的修憲行動試圖最大限度地彌補法律工具主義的弊端,同時淡化宗教色彩和強化軍方地位。這一次的新憲法是适合埃及人民的憲法,但仍然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對最近的軍事強人塞西當選,他也預測道,塞西能否堅持既定的任期制存在很大變數,也不排除塞西能夠堅持民主,甚至存在成為民主之父的可能性。兩種可能性都有。
最後,夏老師總結了埃及憲政危機的中國啟示。他認為工具性的修憲催生了埃及亂局。短短三年,就先後中止了兩部憲法,廢棄了兩次憲法聲明,俨然是工具主義的憲法價值觀,這十分類同于近代中國的立憲困局。其二,從埃及局勢來看,西方民主并不絕對就具有“普适性”。其三,威權政治形式違法,但卻有某種實質合理性,它能保障社會的穩定。從塞西當選總統這一過程中,低投票率、逃票以及青年人急劇下降的政治熱情等問題,公投政治并非良方的觀點。最後,夏老師認為任何黨政革命和政治制度終究是外在形式,民生、經濟才是内在實質,因此經濟民生才是憲政的終極追求。
主講結束後進行了激烈的評論。陳雄老師對夏新華老師的憲政終極目标提出了疑問,他認為人權、自由才是憲政的終極追求。餘凱老師則從政治學角度進行了解讀,為民主化過程雖然可能引發動蕩和危險,但這種“學遊泳式”的訓練卻是民主的必由之路。張小虎博士補充到,塞西投票的過低率使得其缺乏民意基礎,穆兄會潛伏在地下随時可能出來鬥争,他還幽默地借用網絡潮語說到“轉型不易,憲政更難,且行且珍惜”。肖洪泳老師回顧了自己求學期間跟随夏老師研習法史的經曆,并以“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為由提出商榷,認為埃及工具性的立憲是因為背後缺失民主,民主作為追求永遠具有普适性,同時也不能因公投政治在未民主化的國家缺少力度就予以否定。蔣海松老師深為贊同夏老師從工具化角度分析埃及和中國憲政困局,但他也對自己的老師提出商榷。蔣老師認為,埃及表面上是引入民主引發動亂,但這并非民主之過,而是埃及之前長期威權政治累積的弊端爆發而已,其過并不在民主,不能因此對民主污名化。威權政治雖然表面上能維護社會穩定,但會帶來長遠的停滞與僵化,并不足取;他也不贊成将民生經濟作為民主的終極價值,民主未必與經濟成正比,否則這也是民主工具論,反之某些獨裁可能在短期内會促進經濟,而自由、尊嚴是比經濟更重要的價值追求。評論之後,聽衆就青年政治态度、埃及司法設置等提出了一些問題,也對一些評論人的意見進行商榷,氣氛十分炙熱。
夏老師就相關問題作了回應。面對學生輩的商榷評論,夏老師謙虛說到,今晚體會到久違的學術争鳴的喜悅。他甚至贊譽到,師大、湖大、中南三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之間,他自己感覺學術氛圍以湖大最好。作為一個湘大和師大的老師,他反而在湖大這裡找到了學術争鳴、學術家園的感覺。
此次講座成功地舉辦,進一步活躍了湖大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學術氛圍,也給參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宏波 李露霞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