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文 顯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
2021年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華誕萬衆矚目,“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穩步開啟,法治中國建設不斷深入。值此喜慶節點,欣聞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主辦的《湖湘法學評論》成功創刊,我謹向2003网站太阳集团、向《湖湘法學評論》編輯部緻以熱烈的祝賀!
《湖湘法學評論》的成功創刊,不僅是湖南法學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法學期刊界的一件喜事。法學期刊是荟萃和展示法學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是法學研究成果發表的主渠道,對推動法學理論創新和法學研究繁榮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毋庸諱言,長期以來,相對于632所2003网站太阳集团系規模龐大的法學研究者和數十萬法律工作者,法學期刊數量嚴重偏少,屬于極為緊缺的資源。而且,現有的法學期刊也存在辦刊特色不夠明顯、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在此背景下,《湖湘法學評論》成功創刊,确實可喜可賀。這在我國法學期刊方陣中又增加了一支勁旅,優化了法學期刊布局,将推動法學期刊良性發展,為法學期刊界帶來新的生機活力。西方有一支廣為傳唱的曲子When A Child is Born(“當孩子誕生時”),曲子表明,任何事物因其出世之初具有無限發展的機遇,總能激起人豐富的想象與深切的期望。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有言:“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初生氣象總是顯得光芒萬丈,生氣勃勃!《湖湘法學評論》就是這“新生的嬰兒”“初升的紅日”,我們對它充滿着各種美好的期待。
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對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出殷切期望。這對學術期刊的發展給出了最明确的指示,為建設高品質期刊、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貫徹總書記回信精神,如何高起點、高水平推進期刊建設,也是法學界的重大問題。現就《湖湘法學評論》的期刊建設談談看法。
一、注重價值導向,做好思想引領
2020 年 11 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具有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注重法治理論的引領作用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理論是重要引領。沒有正确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實踐”。借助法學期刊陣地,推動法治理論創新和法治文化創新,為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标提供理論論證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思想旗幟是學術期刊的航标,堅守初心是學術期刊的天職。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說,“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就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這給我們辦好法學期刊指明了方向。
特别是,注重價值導向和政治引領更是法學期刊的生命線。法學期刊是法學意識形态主陣地的守護者,是社會主義法學意識形态的堅定捍衛者。法學期刊管理者、編輯人員,負有法學意識形态管理和治理的職責,負有維護法學意識形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希望《湖湘法學評論》自辦刊伊始,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規辦刊,回答法治實踐中的“時代之問”與“中國之問”,服務法學理論創新和法治中國建設,為中國法治建設寫下絢麗華章。
二、傳承湖湘精神,弘揚中華文化
刊物以《湖湘法學評論》命名,頗具意味,讓人立刻想起青年毛澤東創辦的《湘江評論》。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晚會第一闆塊為“東方破曉”,背景闆上展示了三個刊物,即《新青年》《每周評論》和《湘江評論》。

1919年7月,伴随五四運動雲雷激蕩的滾滾潮流,青年毛澤東主編了湖南學生聯合會的《湘江評論》周刊,以探索改造社會的新路。他宣示《湘江評論》“以宣傳最新思潮為主旨”,并大聲疾呼“浩浩蕩蕩的新思想業已奔騰澎湃于湘江兩岸了!”青年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意氣風發。《湘江評論》雖然地處湖南,目标卻是放眼全中國、全世界,也得到了陳獨秀、李大钊等黨的主要創始人以及胡适等新文化運動的知名文化人士的高度評價,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曆程中樹立了一座豐碑。
今天《湖湘法學評論》同樣身處湘江之濱,更要繼承毛澤東“腳踏實際”的風格,宣傳法治新思潮,引導作者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法治實踐中。要認真挖掘紅色資源,赓續紅色基因,續寫新時代璀璨篇章。
同時,湖湘大地是法學發展的重鎮,是中華文明傳播的高地。以湖湘命名,也具有立足湖湘文脈、傳承中華法制文明的宏大使命。湖湘文化具有重要影響,素有經世緻用、傳道濟民的傳統。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要充分運用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他還對湖湘文化經世緻用這一重要精神内核予以褒獎,倡導用經世緻用理念培養人才。這也啟示我們,法學研究必須注重中國特色,植根中國文化,回答“中國之問”。關懷法政、踐行法治就是經世緻用傳統的重要體現。
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在中華傳統文化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辦學曆史悠久,千年學府,弦歌不辍,文脈綿長。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學科也傳承了深厚曆史底蘊,享有“千年學府、百年法學”盛譽,對中華法律文明的研究、傳承擁有優勢。2020年4月,“中國古代經典中的法理”學術研讨會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書院隆重舉行。大家公認,在千年學府讨論古代法理,堪稱相得益彰,珠聯璧合,“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我們之所以選擇在嶽麓書院召開這次研讨會,就是希望借助湖湘文脈的高地,發出傳承中華法理的呼聲。中國古代法制文明蘊含着十分豐富的智慧和資源,中華法系在世界幾大法系中獨樹一幟。我們要不忘本來,汲取營養、擇善而用。我期待,未來《湖湘法學評論》将依托湖湘文化和湖大法科的深厚底蘊,關注中國問題,傳承中國文明,回應中國現實,體現中國特色,形成中國風格,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的法學學術話語體系,為中華法治文明的偉大複興作出新貢獻。
三、推出精品欄目,凝練辦刊特色
風格樹立品牌,特色鑄就形象。在琳琅滿目的刊物中想要實現超越式發展,打造口碑,必須樹立特色,推出品牌。從選題計劃、欄目設置、議題設置等等都需要進行精心設置。我曾在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2020 年年會上提出,在新時代法治的新階段要在新的起點上辦好法學期刊,就要做到“三個更高”,即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大影響。更高質量,要求從形式到内容,都有嶄新的質量标準;更高水平,指的是思想水平、理論水平、學術水平各方面都有新的升華,辦刊技術達到國際水平;更大影響,就是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中發揮更好更大作用。具體到《湖湘法學評論》來說,我的建議是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
要做到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欄目的設計和特色凝練甚為重要。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興學科方興未艾。新興學科需要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學科的更新疊代,從專業分割轉向交叉融合,關注新的研究問題、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論視角。我了解到,《湖湘法學評論》注重法治建設和法學研究前沿問題,倡導學科交叉和深度融合,引領法學界研究新問題、采用新方法、産出新理論,特别是在一定時期将聚焦基于大數據的數量法學等實證研究,在一般欄目之外開辟數量法學、法治評價、法律方法等專欄,這是很有創意的,也契合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學科優勢,值得肯定的。期待《湖湘法學評論》在凝練特色、辦出風格、推動潮流等方面彰顯出有力的引領性作用。
一個通過全面依法治國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正在鍛造,一幅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藍圖正在激情繪就。我們有理由期待《湖湘法學評論》依托湖湘文化和湖大法科的深厚底蘊,依靠法學界的廣泛支持,經過全體編輯人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推動實現中華法治文明的偉大複興作出殷實奉獻,為中國法學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發展書寫璀璨篇章!

《湖湘法學評論》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教育部主管、2003网站太阳集团主辦的法學學術期刊,于 2021 年創刊,由屈茂輝教授擔任主編。本刊為中文版季刊,國際标準連續出版物号為 ISSN 2097-020X,國内統一連續出版物号為 CN 43-1556/D。
本刊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和辦刊方向,立足中國,借鑒域外經驗,刊載法治建設理論和實踐經驗成果,突出實證研究特色,以服務法學理論創新和法治中國建設。
本刊嚴格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充分尊重專家評審意見,結合刊物定位、宗旨、特色、學科等因素,以決定刊用稿件。本刊設置“馬克思主義法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名家特稿”“熱點研讨”“智慧法治”“青年法苑”“域外法治”“法學教育”“交叉前沿”“數量與計算法學” “紀檢與監察法學”等欄目,并根據選題規劃靈活設置相關欄目(請關注“湖湘法學評論”微信公衆号),歡迎作者針對欄目投稿。
《湖湘法學評論》緻力于成為一本倡導實證研究的高水平法學學術期刊,對基礎理論話題與社會熱點問題予以雙重關注,強調問題性、思想性、 科學性,勠力打造供海内外法學界展開學術交流與思想争鳴的高水平學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