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7點,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康奈爾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於興中主講的“21世紀法律人的學習任務”主題講座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舉行。著名法理學家、中南大學特聘教授謝晖老師,我院高中老師和肖洪泳老師擔任評議嘉賓,蔣海松老師主持講座。

首先,於興中教授引用康奈爾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流行的一句話“lawyers in the best sense”,提出“怎麼樣才是最佳法律人?”於教授認為“law as integrity”——作為“德性”的法律是這一問題的回答。接着,於教授從法律人的概念、傳統法律人的形象、變化中的法律職業和法律人、以及21世紀法律人的學習任務等四個方面進行講授。第一,法律人的概念。於教授指出應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去理解,廣義上的法律人是指從事法律工作的人,而狹義上的法律人則是特指律師。第二,傳統法律人的形象。理想的法律人應該是獨立不受影響,非政治的、非商業性的法律專業人員;現實中的法律人則是於教授用漫畫展示的形象,如“道路的維修者”、“賺錢是法律人的主要目的”等。第三,變化中的法律職業和法律人。基于後啟蒙、後現代和後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對法律獨立性的軟性理解,變化中的法律職業和法律人在邏輯、經驗和直覺等認知方法正趨向融合,并逐漸接受并合理利用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另外正追求更高層次上提供實現公正的法律服務。第四,21世紀法律人的學習任務。於教授認為21世紀法律人的學習任務既要掌握傳統法律人的技能,包括推理、歸納、研究、想象、表達、書寫等9項技能,又要認識到法律與政治、法律與商業相互影響和相輔相成的關系,以及意識到國際化和虛拟世界給法律人提出的新的要求。

在随後的嘉賓評議環節和學生提問環節中,老師和學生就具體問題進行進一步地交流。例如,結合美國的做法和經驗,我國法律實踐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法學研究能力的欠缺等問題,於興中教授和三位評議教授都提出了相應的看法和建議。通過於教授細緻而深入、言淺而意深的講授,我院學生對“最佳法律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思考。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