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在校大學生朋友們:
祝賀你們在美好的金秋時節走進校園,開始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
大學校園是潛心學習、塑造品格的殿堂。在這裡你可以盡顯個人才華,結識各方同學和朋友,但同時也需要你時刻擦亮眼睛,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清醒頭腦、明辨是非;特别是作為已經完全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個體,更需要對自己保持理性約束,避免掉進不法陷阱,導緻學業受損,傷害自己或家庭。去年以來,一些打着“校園貸”、“現金貸”、“美容貸”、“培訓貸”等名義,專門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非法金融活動的現象不斷出現。他們通過網站、APP及校園代理等渠道開展業務,借口“扶持創業”、“助學扶貧”等多種旗号,以“分期償還、低利息”甚至“零利息”迷惑吸引同學們貸款。看似手續簡單便捷,實則充斥了重重不法陷阱。一是往往利用“指标費”、“服務費”或其他名目收取高額手續費,導緻應償還本金遠高于實際獲得貸款額。如貸款1萬元,你實際能獲取的貸款也許隻有9000元甚至更少,變相加重你的債務負擔。二是利用分期還款掩蓋高利率真相。如一次性貸5000元,分12個月還清,看似每月僅需償還551元,感覺壓力小、較劃算,但連本帶息實際需還款6612元,折合年利率已高達32%。三是逾期還款條件極為苛刻,讓你無形中承受巨額債務風險。網貸公司隻要在合同或電子授權上取得你的個人授權,一旦出現借款逾期,往往需要支付高額違約金或按天計算利息,并且實行複利計息或利滾利,本息連還導緻嚴重超出個人承受能力,陷入債務償還惡性循環。四是往往采取威脅、恐吓等不法手段催收欠款,導緻“欠款跳樓”、“裸條借貸”、“暴力催收”等現實悲劇屢次發生,給自己帶來無盡傷害。輕者嚴重影響學業或被迫離開校園,重者連累父母家人甚至喪失理智逼迫自身作出極端事件。盡管公安機關及金融管理部門對此類不法借貸行為加大了依法打擊懲處力度,但由于其手段方式極為隐蔽,欺騙性、誤導性強,你稍不注意自我保護,風險仍随時可能在你身上發生。為此,我們鄭重呼籲并倡議全體大學生朋友從自己做起,堅決抵制各種非法網絡借貸行為,有效維護個人合法權益和人身财産安全。
一、始終堅持以學業為主,積極倡導理性消費。堅持樹立正确的消費觀念,自覺摒棄攀比心理,堅決糾正脫離個人消費能力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衆消費等錯誤做法,努力培養一心學習和艱苦樸素、量力而行、勤儉節約、體諒父母的優秀品質。
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堅決抵制各類非法網貸行為。堅決做到不參與、不接觸非法網貸活動;不充當非法網貸宣傳員、代理人,不從中獲取非法利益;不使用個人信息為他人網貸提供便利,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為自己進行網貸。遇身邊同學朋友有申請辦理網貸業務的,友善提醒盡快了結、防範風險并及時報告學校或老師。
三、确因生活困難或學業需要申請貸款幫助的,主動向父母或學校反映困難,堅持由家庭出面或學校統一組織,通過正規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助學貸款等業務。
四、不慎陷入“校園貸”、“現金貸”、“培訓貸”、“美容貸”及其他民間借貸糾紛的,第一時間向學校、家長報告情況或向公安機關報案,請求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或尋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