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我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的學子們走進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針對蒲尾村女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狀展開調研。

(從右至左,從上至下認讀,中:江永女書,右:文化瑰寶,左:世界一絕)
上午,實踐團隊前往女書生态博物館,從館長何躍娟口中了解了目前外界對于女書的關注動态。在博物館工作的女書省級非遺傳承人胡美月奶奶,親自教授了同學們女書的基本知識,在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她對于女書的熱愛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跟随義彬婷講解員的腳步,同學們知悉了部分女書的發音、女書對于女性的意義、女書的曆史淵源和女書誕生的自然環境,還介紹了運用女書書寫的老同書以及女書的傳承方式。

(國家級傳承人胡美月老師在寫女書)

(胡美月老師自己制作的經翻爛的女書字典)

(年輕的傳承人義彬婷帶領成員們參觀女園)
下午,實踐團隊走進蒲尾村對村民進行采訪。在對織布奶奶(傳承人何豔玉母親)的采訪過程中,了解了當地民俗風情,聆聽了織布奶奶的歌聲。從村支書何善簪口中認識到女書的産業化發展現狀以及女書與影視作品的故事。在對村民以及前村支書胡社國的采訪中,發現當前女書傳承中的困難與不足。而在與唱歌小女孩胡明朗的交談過程中,則感受到孩子對于女書真摯純粹的熱愛。

(采訪織布奶奶)
(傳承人何豔玉母親)

(采訪現任村支書何善簪 )

(采訪前村支書杜社國)
成員們表示,此次調研實踐活動讓他們更加了解女書的曆史淵源與發展現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江永人民的精神風貌,激發了大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湖湘文化的熱情。

(成員們學習書寫女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