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學工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學工新聞 >> 正文

追憶往昔記使命,惟楚有才正當時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4級新生開展“重走總書記考察路線”活動

時間:2024-10-14 浏覽量:

巍巍嶽麓,浩浩湘江,悠悠書院,弦歌不絕。金秋十月,天朗氣清。為進一步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嶽麓書院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同學牢記囑托,努力奮進,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4級本科生團總支組織開展以“追憶往昔記使命,惟楚有才正當時”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同學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嶽麓書院,沿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禦書樓—時務軒”的路線,感受書院的曆史底蘊和莊嚴氛圍。在赫曦台上,同學們了解了其由來和朱熹與張栻的曆史故事,體會到了先賢的智慧和革命前輩的革命熱情。屏風上的三首詩《登嶽麓赫曦台聯句》《望赫曦台》與《和周世钊同志》更是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仁人志士的堅韌意志和革命前輩的激情。



在嶽麓書院的大門兩側,“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對聯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對湖湘人才的贊譽。同學們了解到,在考察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對着在細雨中等待的師生們感歎道:“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你看,人才濟濟啊!”習近平總書記将“斯”的意義從“這個地方”延展為“這個時代”,激勵着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到達講堂,面對“實事求是”匾額,同學們聽聞它在毛澤東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當年在實事求是思想的影響下,青年毛澤東留下了“身無分文,心系天下”的美談。實事求是的精神穿過百年時光,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他再次強調了實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性:“毛主席當年就是在這裡熏陶出來的,實事求是就來源于這裡。共産黨怎麼能成功呢?當年在石庫門,在南湖上那麼一條船,那麼十幾個人,到今天這一步。這裡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引導我們青年人思考實事求是思想在現實中的運用。


1166C8


嶽麓書院曆史陳列館向同學們展現着嶽麓書院曆經千年、文脈綿延、與時俱進的風采。這裡是朱張會講的舊址,見證過朱熹張栻兩位理學家不俗的口才和龐博的學識;這裡是天下聞名的育人搖籃,“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響徹九州;這裡同時也是革命的搖籃,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等革命偉人都曾在嶽麓書院留下他們的痕迹。盡覽嶽麓書院輝煌的曆史,同學們不禁發出感歎:嶽麓書院不僅是湖大過去的榮光,更應是湖大學子肩上的責任。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指導,不負青春,不負使命,在時代洪流快速演變的大背景下,不斷突破自我,勇攀高峰,誓做經世緻用的領軍人物。



同學們步入園林區,了解書院的曆史底蘊,體會到傳統中國園林之美,深入了解了書院的辦學理念與治學成就。

面對熱情洋溢的青年學子,習近平總書記曾飽含深情地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同學們一定要不負時代重托,不負青春韶華,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跟随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同學們一同走進這座千年學府,細細感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在活動中給予自己思想的啟迪。



紅牆綠蔓見證了千年風雨的裹挾,楓林愛晚看遍代代水墨丹青。在離開嶽麓書院前,同學們再次回望“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對聯,深感這是每一位湖大學子的驕傲和責任。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路線,更深刻理解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和責任。希望吾輩青年以破浪之勢、雄鷹之姿,續寫華夏盛世之章,傳唱革命不朽之歌。不負時代囑托,不負青春韶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年力量。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