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拓寬同學們的法學思維,傳播新穎的學術知識與學術思想,幫助同學們對法學專業建立起更全面的認識,我院2018級本科生第二次法學專業導論課于6月5日晚,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模拟法庭順利展開。課程邀請到我院蔣海松副教授做主講嘉賓,為同學們帶來《<西遊記>與法理命題》講座。
“法學導論課最重要的是培養大家的法學興趣和法律思維”,蔣老師在講座開始用一系列幽默風趣的表達既闡述出法學專業體系的龐大和法學知識的複雜,也幫助同學認識到法學的樂趣與美妙。蔣老師作為《法律與藝術》這一課程的創始人始終追求從不同觀點闡釋法律,講述精彩的法律故事,在本次導論課上,蔣老師也從《西遊記》與法理學這一獨特角度,幫助同學們培養起對法學專業的興趣。

法理學是法學學習的根基,學好法理學對大一同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蔣海松老師以法理命題作為切入點,結合西遊記,從“法律與社會”、“法律與權威”、“法律與權利”、“法律與人性”、“法律與道德”、“法律與宗教”六個方面進行深刻闡述。西遊記中充滿有關法律的表述——“妖怪也依法治妖”,合同文書、契約精神、婚姻法等體現的民法思想,“西遊記中的一帶一路與通關文牒”所體現的國際法思想,大到十惡大罪在唐僧、沙和尚身上的體現,小到“吃瓜群衆”犯罪等等,這些現象都體現出西遊記中的法律觀念,對這些内容總結概括可以體現出“社會依照法律進行管理,法律是社會最重要的規範形式”的法律命題。随後蔣海松老師又具體結合“孫悟空狀告托塔天王”、“唐太宗入冥”、“八戒、悟空鬥法律”、壞人理論等内容,旁征博引,結合現實熱點,向大家闡述“法律與權威”、“法律與權利”、“法律與人性”、“法律與道德”等命題。
在短暫的導論課中,蔣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深刻結合《西遊記》的文本内容,熟練運用法理、法律史、法哲學等法學知識,挖掘出其中社會、制度與思想的內在精義。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探知到不同的知識,通過講座,同學們透過《西遊記》的神秘面紗看到了其中蘊含的法理命題,學習到全新的學術觀點,體悟到一種别樣的學術思維,樂在其中更是學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