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至25日,由闫雨颀、袁超、李思月等六人組成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團隊赴廣東省清遠市石潭鎮、浸潭鎮,開展了以“普及宣傳法律知識,促進農村法治建設”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8月23日上午,實踐團與石潭鎮政府取得了聯系并進行了座談會。石潭鎮黨委副書記程弋、紀委書記何建勳,團委副書記潘雷,參加了本次座談會。會上,實踐團成員首先對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向各位領導介紹道實踐團成員希望通過切身的實踐調研了解國情、社情、民情,結合自身所學宣傳法律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鎮委副書記程弋也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向實踐團介紹了石潭鎮的基本情況,并表達了對實踐團的希冀。
會後,實踐團在何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石潭鎮司法所,并向司法所所長王海靜咨詢了當地農村法治現狀。“為提升當地村民的法制意識,鎮上每個村便設置一個法律顧問,幫助農民解決涉及土地、果園、家庭等民事糾紛。村民們法制意識逐漸增強,逐漸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王所長向實踐團成員們介紹道。
23日下午,實踐團在司法所王所長、東安村黨總支書、村委會主任陳書記的帶領下入戶走訪,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向當地村民進行了普法宣傳,并就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走訪的過程中,成員們發現當地村民購買商品索要發票、發生糾紛尋求村委會調節等意識較強烈,但也存在部分村民法律意識薄弱的問題。實踐團就相關問題對村民進行了正确引導,幫助村民樹立了正确的法制觀念。
8月25日上午,實踐團前往浸潭鎮繼續開展普法宣傳。實踐團成員在浸潭鎮鎮政府與當地領導進行了簡單座談,并對當地慈善會會長徐繼雄先生進行了專訪。浸潭鎮慈善會是由創業有成的熱心鄉賢成立,擁有300多個會員,其影響遍及浸潭鎮各村。“慈善會的宗旨是扶貧濟困,慈善為懷,行善積德,獎教獎學,激勵成長成才,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佛心,點亮心燈,善心,使心燈長明。隻要我們每一個人傳遞正能量,感化周邊人,社會才能更加和諧,黨和國家才能變得更好。”會長的一席話,讓實踐團成員深刻地感受到慈善事業不僅是一種能力、責任,更是浸潭鎮每個人心中的驕傲。

25日下午,實踐團來到浸潭鎮蘆苞村,在村委書記馮森田帶領下,開始進村走訪調查。實踐團通過面對面交流、填寫問卷、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向當地村民進行普法宣傳。在整個走訪中,成員們了解到當地法治建設開展如火如荼:定期普法、建立志願者服務站、聘請法律顧問、設立調節委員會,這些都是浸潭鎮邁向法治社會的最好寫照。“現在我國的法治越來越越好了,大家都安守本分,遵紀守法,我們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越來越強烈了。”村民的一番話讓實踐團也深刻的感受到我國法治事業的蒸蒸日上。
“依法治國,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範和引導社會生活和治理國家。通過這次的普法宣傳我更加感覺到應當要将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多多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并嘗試用法律思維去理性看待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這裡村民法治意識的明顯提高。”實踐團成員江遠航經過在經過三天的實踐調研後感慨到。為期三天的普法宣傳,實踐團在進行調研走訪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我國法治事業的進步,深信法治國家的理想社會一定會如期而至。

近期,中央組織拍攝的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正在熱播,全面反映了黨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心,鼓舞了一大批青年學子。作為法學學子,實踐團聚焦農村法治建設,深入普法宣傳,深刻觀察和體會黨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社會主義文明進步所取得的新變化與新成就,深切感悟農村法治建設的喜與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彙聚力量,為實現全面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