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學工新聞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學生事務 >> 學工新聞 >> 正文

三下鄉走進炎陵,尋根探源華夏文明

時間:2016-07-07 浏覽量:

IMG_3360.JPG

“到此有懷崇始祖,問誰無愧是龍人”。7月5日至6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4人抵達位于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的炎帝陵,圍繞“尋根華夏文明”主題開展調研活動。

伴着習習微風,2003网站太阳集团“三下鄉”團隊在炎陵縣畜牧水産局工會主席何留成的陪同下來到炎帝陵調研學習。炎帝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育基地。“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氏在這裡帶領部落先民筚路藍縷,披荊斬棘,開啟了農耕文明,自此華夏文明奠基。炎帝陵,自古就是華夏兒女共同的‘根’” 。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同學們對炎帝和炎帝陵有了簡單的了解。在入口處的石柱下,同學們觀看十根石柱上分别雕刻的五谷形象,工作人員向同學們解釋道,炎帝神農氏發現了五谷,教民耕種,開啟了農耕文明,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提問并拿筆記錄。

随後,同學們來到神農大殿參觀學習。大殿中央伫立着莊嚴的炎帝塑像,四周牆壁上的壁畫記載着炎帝的功績。同學們認真閱讀壁畫上的内容,并讨論交流,感歎這位偉大祖先的智慧。婁正同學說:“炎帝不僅教民耕種,為了幫助子民治病,他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無數次中毒也絲毫未曾動搖其一心為民的決心。炎帝雖然距離我們遙遠,但是其精神并不過時,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傳承。”同學們還參觀了炎帝墓冢、聖火台、詠豐台、聖德林等,每一處都有一段故事,向我們闡釋着炎帝的豐功偉績和寶貴精神。

IMG_3361.JPG

在禦碑園和禦碑長廊,同學們仔細查看碑文,并拍照記錄。在1997年和1999年為紀念香港、澳門回歸而立的石碑前,同學們駐足閱讀碑文。碑文字裡行間的流露着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昭示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日漸強盛,以及“一國兩制”思想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在禦碑園的中央預留着台灣回歸祖國的石碑,同學們仔細閱讀碑文中幾代領導人關于台灣統一祖國的重要論述,期盼祖國早日實現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與炎陵縣文體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炎陵縣文體局向2003网站太阳集团社會實踐團成員贈送了學習資料,并詳細介紹了炎陵縣關于“老祖宗的安寝福地、老人家的革命聖地、老天爺的生态寶地、老百姓的宜居樂地”的文化定位,并就炎帝陵傳統文化挖掘與保護、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我覺得炎陵縣在傳統文化的宣傳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很多人對黃帝陵很了解,但是并不清楚炎帝陵,我覺得當地政府應該在宣傳這方面下功夫,提高炎帝陵、炎陵縣的文化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了解炎帝文化,讓炎帝文化所散發的強大精神魅力感召億萬中華兒女前來尋根,打造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李宇哲同學在交流過程中表達了自己看法與建議。交流會從晚上六點半開始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IMG_3359.JPG

“尋根華夏文明”主題調研活動的結束也預示着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炎陵縣開展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在暑假期間,社會實踐團還将繼續深入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南衡陽市南嶽區開展社會調研與志願服務活動。

(通訊員:楊凱、何嘉珣)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