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至24日,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楚玉祥、吳語,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張一凡,華東理工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張雪雯,西安交通大學彭康書院牛燕歌以及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陳雲組成的“瓷興物華——神垕古鎮暑期三下鄉調研團”在神垕古鎮展開調研活動。神垕古鎮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是五千多年鈞瓷文化積澱而成的具有典型區域特色的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團隊此行正是為了探尋千年鈞瓷古鎮興盛至今走過的風雨之路,展現新時代千年瓷鎮的複興風采。
7月23日上午,所有成員按計劃于神垕鎮内标識鎮名的石碑處彙合,随後一同前往鎮内明清古街,也就是當地人常說的“七裡長街”,觀察古鎮建築的興衰變化。成員們有重點地參觀了伯靈翁廟和花戲樓這兩個極具當地特色的建築,保存完好、紋飾精美,令同學們感受到古鎮的精彩神韻。同時,隊員們也在與當地居民的交談中了解到為陶瓷業者所崇拜的行業神伯靈翁和司火女神的故事。


下午,隊員們走訪當地的民間手工技藝傳承者,在與手工藝者面對面的交流中,大家認真聆聽,積極思考,主動發問,也更深一步地了解到鈞瓷制造從純手工制作到如今半機械化運作的巨大轉變。熱情的民間手工藝者還向同學們展示手拉胚這一觀賞性和難度都極高的鈞瓷制作技藝,隊員們也親自體驗,參與其中,感受拉胚的樂趣。
7月24日上午,隊員們主要是參觀中國鈞瓷名窯——大宋官窯。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企業建國以來從傳統的手工作坊一步步發展為今天在國際舞台上熠熠生輝的民間企業的曆程。隊員們也和工作人員深入探讨神垕古鎮建國以來的發展提高以及今後的美好前景。正如水土化泥經烈火百煉窯變成為萬彩鈞瓷一樣,古鎮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經曆了無數波折與磨難。
本次三下鄉暑期調研之行,大家深切地感受到神垕這座古鎮千年不衰的魅力,也為神垕一路走來的風光與艱辛所觸動。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支持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展創新,作為國家瓷器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神垕古鎮也正在探索全新的發展模式,向世人展現中國的文化自信。同學們在調研中感受到古鎮的興盛,但也看到對古鎮的保護和發展規劃仍存在一些缺陷。在中國,像這樣的古鎮古村落還有很多,同學們認識到新時代的青年要立足實踐,運用自己所學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添磚加瓦,為祖國探索科學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