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團成員實地考察澧水河)
8月5日至8月6日,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施坤孝、席瑤、南華大學王菲三位同學組成的“建設美麗中國,守護一江碧水”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澧水河流域開展主題調研活動。
澧水發源于湖南省桑植縣五道水,幹流全長407公裡,流經湖北省宣恩縣、湖南省桑植縣、永順縣、張家界市等多個縣市,自古為中原文化、東方吳越文化乃至西方文化進入大武陵地區的重要通道,與清江、酉水、沅江并稱為大武陵文化沉積帶的四條古文明動脈。由于澧水在張家界市流域最廣,被譽為張家界的母親河,孕育一方文明,涵養一方百姓,因此,對于澧水河的保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調研活動即在此背景下展開。

(澧水河治理後的現狀)

(調研團成員向當地群衆發放宣傳單)
8月5日,隊員們來到澧水河流域,實地考察澧水河的環境狀況,通過走訪附近居民,同學們了解到在幾年前,澧水河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河面上很多漁船和工業船隻,亂捕濫挖使澧水河生态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河水散發着異味,但近年來情況發生好轉,通過政府的集中治理與恢複,河面上很少見到工業船隻,河水也變得越來越清澈。隊員們沿着河堤感受現在澧水河優美的環境,同時向附近的群衆分發環保知識宣傳單,并對群衆的疑問進行講解,以進一步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環保能力。
8月6日,調研團隊來到張家界市生态環境局,希望能更具體地了解近年來澧水河生态環境的變化、當前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治理措施。隊員們偶然遇見在生态環境局工作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99級校友,他熱情地回答隊員們的問題,詳細介紹澧水河當前的治理措施,工作人員表示:“山水是湖南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湖南最大的資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生态環境局工作人員将毫不動搖地堅持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堅持‘三個體現’思想,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守護好張家界的這一江碧水。”隊員們深切感受到國家在治理環境方面的巨大投入,也為基層工作人員堅守職責、保護生态的決心所感動。

(調研團成員在張家界市生态環境局合影)
本次三下鄉暑期調研之行,隊員們通過澧水河的改變直觀感受到十八大以來國家對于環境治理的巨大投入所帶來的卓越成效,深切體會到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良苦用心,綠色發展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之道,應當保護好生态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杜絕以犧牲生态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沖動。良好的生态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生态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建設美麗中國,既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心願,也是新時代青年的曆史責任,更是年輕大學生運用所學為之奮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