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号晚,“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第二次例會在法學樓405會議室舉行。本次例會以“權利本位”和“中國法制史”為主題進行讀書彙報,試圖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專業知識,開闊學術眼界。
黃安傑和米賽君同學閱讀了張文顯教授的《法哲學範疇研究》(修訂版)一書。黃安傑同學結合理論背景通讀全書,列出了張文顯教授在書中提出的法哲學的基本範疇和法哲學的中心範疇理論。黃同學橫向比較了國内外學者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證明張文顯教授的理論乃是法學界通說。米賽君同學則是從《法哲學範疇研究》的重點觀點入手,從演變、發展方面着重分析了張文顯教授提出的權利本位論。
付瑜琦、肖蓓和唐明棫三位同學閱讀了日本學者仁井田陞的《中國法制史》一書,并分享了各自的閱讀收獲。付瑜琦同學從自然與倫理的關系、孝的觀念引發思考,對比中國與西方的法制史中所記載的關于這些觀念的差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肖蓓同學則是從仁井田陞的研究方法入手,說明作者采用的是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從實證分析的角度來研究法制史。她通過重點分析書中的幾個概念——中國的法定主義與擅斷主義、調停和解制度、中國法制史中的家父長權威——來加深自己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并提出日本的法學家在進行法史研究時很注重社會調查、實地參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研究精神。唐明棫同學在讀到作者關于東方專制主義的論斷時,舉出了反證來反駁作者的觀點。她還通過探讨中國古代是否存在罪刑法定主義來幫助大家全面了解中國古代刑法。
導師組在每位同學作出報告後給出了細緻的評價和建議,讓同學們受益匪淺。通過本次例會,同學們深入了解了法哲學的核心範疇,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且通過對中西方法制史的比較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法制史,充實了專業知識,開闊了學術眼界。期望在下一次例會中分享交流更多的知識和領悟。
關于“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
“道無近”研究生工作坊是由我院李婧嵘、程博麗、歐揚、李勤通以及汪全軍五位老師發起成立的研究生培養平台,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法學知識素養和學術寫作能力。工作坊每兩周舉行一次例會,将有計劃的開展經典閱讀和論文寫作訓練。
“道無近弗行不到,事無細弗為不成,故君子日有茲茲之志,以去其䩱也。
——《嶽麓書院藏秦簡》之《為吏治官及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