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研究生培養 >> 學術沙龍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研究生培養 >> 學術沙龍 >> 正文

“法政人文讀書會”研讀密爾《論自由》 第四、五章(4)

時間:2019-11-26 浏覽量:


2019年11月24日晚,“法政人文讀書會”2019級之《論自由》第四期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303教室順利開展。活動邀請了蔣海松老師作為指導老師,主題發言人分别是法學碩士生杜昌恩、劉麗娜,主評議人分别是湖大法學碩士曹孝前和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盧明濤。本期讀書會的主題是《論自由》第四章“論社會駕于個人的權威的限度”和第五章“本書教義的應用”。

讀書會伊始,曹孝前簡單梳理前幾期讀書會的主要内容,然後引出本期讀書的第一個主題,即《論自由》第四章“論社會駕于個人的權威的限度”,這一章由杜昌恩進行整理和展示。

杜昌恩認為第四章是總分的結構,第一部分是總說,直接表明核心觀點——個人與社會各得其所;第二部分從個人角度出發,将個人的行為區分為涉己部分和涉他部分,這部分密爾采取的是先說反對觀點,然後進行反駁的論證方式;第三部分從社會角度出發,認為社會不應當幹涉個人的自由,這部分主要是舉例論證的方式。他對每個部分的文本進行了分析和梳理,并且制作了表格對照書中提到的兩種不同行為:因個人品格缺點招緻他人觀感上的損失與因觸犯他人權利而遭受譴責,闡明了密爾主張将個人活動區分為涉己行為和涉他行為的觀點。最後,重點圍繞英國的“禁酒令”和摩門教的“一夫多妻制”等進行了一定的延伸拓展。



第五章“本書教義的應用”,由劉麗娜同學進行主題發言。首先,她對整本書的邏輯進行闡述,并指出第五章是《論自由》最後一章,與第一章和第四章緊密相關,這三章圍繞社會自由是社會施加于個人之權威的性質及界限問題進行展開,原則性地展示了群己權界的關系,第五章提供一些大量的應用樣本将第四章總結的“社會對個人的權威之限度”原則進行細節讨論,将構成文本全部學說的兩條格言的意義和界限闡述更加清楚。劉麗娜同學對第五章舉出的大量應用事例都進行了精細的闡述和分析,尤其對密爾高度重視的教育問題以及官僚體制問題進行了重點解析,并指出文本中存在許多看似不合理的事例(如:不可禁止鴉片貿易等),但這些限制流通物或違禁品在當時英國人的觀念裡與普通貨物無異。最後,她總結了本章的核心觀點,個人行為享有充分的自由,但如果該行為造成了不良的社會效果,則應當受社會權威的限制;當個人行為于他人有害或有危險可能性,則應當受到約束,但并不是所有有害于他人的行為都應當被禁止;個人自由應當受到充分保障,隻有發揮了個人的價值,國家才具有價值。



在主評議環節,盧明濤對杜昌恩的發言展開評議,認為關于“公衆對個人的幹涉可能是錯誤”的觀點論證尚有不足,并提及影響到公衆的觀感的純粹個人行為也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曹孝前碩士對第五章進行評議,他對密爾主張不應該禁止出售毒藥提出疑義。



在自由評議環節,蔣海松老師就書中所涉美國禁酒令的社會背景進行了細緻地介紹。美國立國之初,“清教徒”們主張清廉度日,反對酗酒,後來加上婦女運動反對飲酒,逐漸用法律手段介入。到1920年美國通過憲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但人們愛酒的天性不可禁絕,黑幫一度壟斷了地下酒吧和酒類供應,反而導緻更多犯罪。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廢除“禁酒令”作為競選的重要宣言之一,禁酒令最終成為美國唯一廢除的憲法修正案。這個例子說明了密爾所主張的原則,對于道德上的偏愛不能通過法律強行改變。大家也對第五章中的強制教育和官僚系統設置的事例展開了激烈讨論。大一新生李冬葳提到她對着兩部分十分感興趣,并且對書中的“同質化教育”深有同感。



本期讀書會所有同學積極參與讨論,懇切分享閱讀心得,讀書會起到了預期的交流思想、提升自我的目的。蔣海松老師最後總結,肯定大家通過《論自由》讀書會提高了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更放寬了視野,提升了人文底蘊。通過現場同學們推選,決定下一本閱讀魏德士《法理學》。

“法政人文讀書會”由蔣海松老師、肖洪泳等發起,旨在閱讀中西方經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法律思維。往期已經帶領各屆研究生研讀了《理想國》《政治學》《論法的精神》等經典作品,之後還将定期開展系列研讀。



(杜昌恩 劉麗娜)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