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陳潇的簡曆,密密麻麻的榮譽獎項、社團經曆、實習經曆映入眼簾。從理工科到文科,作為“半路出家”的法學生,她無懼挑戰,化被動為主動,用熱愛與努力點綴多元人生,将跨專業的優勢發揮到極緻,非法本專業不妨礙她的專業之路。純粹、專注和高效的學習方式,讓她連續兩年獲得研究生國獎。
她的腦海裡總有新奇的想法,喜歡挑戰、注重體驗、多元嘗試,盡力把生活過得充實。最忙碌的時候,她身兼“四職”,但依舊無懼壓力,拒絕精神内耗。每當遇到煩惱,喜歡淋漓暢快地和人傾訴。如今,她正在全力備考,朝着構想的美好未來穩步前進。就像她說的:“世界那麼精彩,不要停下腳步。”
本期國獎人物專訪,我們對話陳潇,聆聽她的故事。
陳潇,2020級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生,中共黨員。曾獲2021年、2022年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北京仲裁委員會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研究生、優秀共産黨員、優秀研究生幹部、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團幹部、優秀研究生工作人員等榮譽稱号,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團委副書記、研究生新媒體中心主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助理輔導員、金科湖大俱樂部宣傳中心部長。

1專業第一:從理工科到文科,優秀是一種習慣
Q:作為非法本的同學,當初是為什麼選擇了法學專業呢?
A:我高中學的是文科,但本科的專業是木材科學與工程。一開始進入理工科的學習後,發現如果要讀本專業的研究生,對數理化的要求比較高。拿到保研名額後也非常苦惱,深入了解本專業發展方向後發現就業方向受限,所以我決定跨專業讀研。我本科時也讀了法學專業的第二學位,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對法學專業很感興趣,所以就在報考時選擇了法律碩士。
Q:許多非法本的同學可能會因法學基礎相比于法本同學較為薄弱而感到焦慮。對你來說,跨專業的背景有哪些挑戰和優勢呢?
A:對我來說,第一個挑戰就在于法學底子不是很厚。我們通過法考或其他考試獲得的知識,尚處于較淺層次、基礎的層面,即使了解了法律體系的架構、法律部門等,但對背後深層次的法理基礎、曆史内涵等的理解還不夠深厚。第二是學習的方向和目标不夠明确。我們接觸法學的時間較短,但如何激發自主性、找到研究的方向、找到喜歡的闆塊、清楚自己更适合什麼,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很多同學有可能研究生三年過去也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第三個挑戰就是法本的同學在本科期間可能已經參與了許多實習項目,但非法本的同學在研究生階段的過渡期更短,可能直接面臨就業的問題,相對來說法學經驗也更少。
但我覺得非法本的同學如果能将不同專業的知識融合到一起,足夠優秀、足夠努力,也能迸發出不一樣的閃光點。像很多知名的法學學者教授,都是交叉學科出身。在注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大趨勢下,尤其本科是理工科專業的同學,在知識産權領域、建築領域等往往有獨到的優勢。此外,我們還有可能更遊刃有餘地發現法學領域中的創新點。
我本科的專業課程有高數、大物、有機化學等,而且我的專業比較特别,還要學習素描、CAD、建模等藝術類的内容,還參與了很多實驗、科研活動和行業實踐。在學習過程中我的邏輯思維、分析、計算能力得到了拓展,社交能力也有所提升。法學則更側重于理解、背誦和思考能力,因此,跨專業讓我接觸到了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理科思維的鍛煉也讓我更具有邏輯感,視野更加開闊。
Q:祝賀你第二次拿到研究生國獎。研一、研二你的績點都是第一,有什麼保持優異成績的訣竅或是學習的經驗可以分享的嗎?
A:學習秘訣就是學會拆解目标、努力、高效、忘卻安逸和享樂吧。研一期間我高強度準備法考,基本除了上課就是備考,确保研二有時間投入實踐。因為相比法本的同學,我的法學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複習時會認真聽每個知識點,理解記憶。法考結束後我将精力投入到課程學習中,經常坐在教室前排認真聽課,和老師在課下交流,準備法考時培養起來的專業能力又幫助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除此之外,我還會看一些法律類公衆号的文章,了解最新的觀點,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在學習上主要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學習強度,不要将時間浪費在安逸享樂上,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标。

2多元人生:積極挑戰、勇于嘗試,不被時代裹挾
Q:你有很多與新媒體相關的經曆,可以說說自己和新媒體的淵源嗎?
A:我從小就總會有很多創意和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喜歡寫作,所以本科和研究生都加入了新媒體中心。我享受在新媒體工作時施展想法的過程,當自己寫的文章被認可時,也會很有成就感。我也和一些企業合作寫過宣傳片文案,了解了更多不同行業的知識。
Q:你在研究生期間也做了很多的學生工作,是怎樣規劃的?會不會很忙碌,對你來說又有何收獲?
A:我的性格比較積極,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實。就像研一上學期忙着法考,法考結束後我又會專注于其他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研究生前兩年做了很多的事情,沒有浪費時間,這也讓我很滿足。我也是一個比較純粹的人,不會去想一些複雜的事情,如果我認為某件事值得做,能讓我的能力有提升,就會去嘗試,不喜歡的事情就勇于放棄,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
其實一開始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比較迷茫,做過助理輔導員,同時又在律所實習、做學生工作,生活是很忙碌的。但研究生期間參加的實習和學生工作都讓我未來的規劃更加明朗、清晰。很多時候,不去嘗試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性格底色是什麼樣的,到底适合怎樣的工作。我們還有時間可以嘗試,不能被時代裹挾,不要精神内耗,行動起來。

3構想未來:世界精彩,步履不停
Q:隻剩下半年就畢業了,即将走向人生的分岔口,在就業方面有什麼想法嗎?
A:非法本的就業比較受限,很多同學擔心秋招時企業法務和律所會不太願意招收非法本的同學,但其實隻要願意從頭開始,和帶教律師學習,最終還是看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悟性。快畢業的同學也可以利用好應屆生的身份準備考公,法學有很多專業對口的崗位,相比于其他職業機會更多。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很适合做公務員,在就業方面也要考慮到自己個人的性格和興趣,比如我準備考法檢崗位的公務員,而我的朋友就更喜歡律師職業,認為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
Q:你的人生動力是什麼?對未來有什麼期望嗎?
A:這個世界還很精彩,不能就此停下自己的腳步。我喜歡想象,構想自己經過努力會獲得怎樣的生活。畢竟現實往往是無趣的,但要有個盼頭,才會讓自己過得更開心。
Q:對學弟學妹們還有什麼建議?
A:不要躺平,搞好成績的同時找多幾個感興趣的實習,掌握技能,在實踐中鍛煉自我。
回望過去,雖然充實,仍有些許遺憾。而在研三的階段,陳潇更多體驗到的是一種即将走向社會的落差感。
但此刻她語氣歡快:“我不會沉溺于遺憾無法自拔,而是吸取教訓,勇敢面對,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畢竟我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