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大學畢業二十周年,當時間走到這個特殊的時點,又讓我們想起了長沙,想起了嶽麓山,想起了湖南财經學院。同學們在畢業二十年後,又要重新回到共同生活的地方,令人激動,令人高興。
時間回到1995年,我偶遇了長沙,也相識了長沙的人,長沙與我結成了人生中的一個“緣”。我是通過高考第四志願被湖南财經學院錄取,又是被調劑到國際經濟法專業,就是這麼偶然來到了長沙,來到了湖南财經學院,來到了法律系,來到了這個豐富多彩的集體。
四年的學習與生活,使我接觸了湖南的文化、湖南的辣椒、湖南的天氣…但對于湖南的深刻理解,還是在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經曆了十多年的風雨後。湖南名人諸多,在近代獲得了“湖南人材半國中”、“中興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無湘不成軍”等盛譽。湖南人的成就離不開湖南的文化,也是湖南人造就了湖南的文化。遺憾的是自己在學習期間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也沒有好好地學習與感受湖南文化。但慶幸的是自己遇到了湖南,遇到了長沙,給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了寶貴的财富。湖南對于自己的幫助不在于四年,而在于一生。
财院的四年生活豐富多彩,水上教學樓、學生活動中心、美食後街、宿舍二棟、半坡圖書館、現代籃球館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著名學者劉定華教授及衆多優秀的老師向我們傳授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幫助我們奠定了紮實的專業基礎。學校的黨組織、團組織及輔導員們為我們的思想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讓我們胸有成竹地奔向了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建設者,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畢業後,我加入了北京市屬四大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之一的北京城建集團,開始從事法律事務工作,期間取得了律師執照,在法律專業工作上一直奮戰到今天,且準備為此奮鬥終身。2002年,随着國有企業改革推進,集團公司以一個輕資産事業部為試點組建新公司,我也秉着半個湖南人敢打敢拼的精神踴躍地加入了這個新的團隊,獨立承擔起風險控制、企業運營及董事會的管理工作。經過十七年的拼搏,我們已經從一個較小的二級公司發展成為北京城建集團下屬的二級集團-北京城建北方集團,合同額從成立之初的2億元增長到100億,業務已經從最初單一的房屋建築總承包擴展到房地産開發、市政總承包、PPP及其他投資業務,業務地域也從北京擴展到了全國以及海外。自己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大,負責着整個集團的風險控制、内部控制、投資等業務管控。在工作過程中,除了法律專業知識要不斷地學習之外,還要不斷地學習管理知識。由于有湖南學習四年的經曆,讓我自然地想到了向湖南的優秀人才學習,在暢讀衆多書籍的過程中,領悟了湖南人的精神,湖南的文化。公司下一個戰略周期的目标是規模繼續擴大,合同額要在目前基礎上再翻一番,且要把業務做得更強,使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更強。未來的十年,是企業大發展的十年,也正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奮鬥者們大發展的十年,我要繼續向湖南的優秀人才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向着成功大步邁進。
畢業的第二個十年,我們已為人父母,走上領導崗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孩子需要我們很好的教育,父母需要我們細心的照顧,團隊需要我們努力的帶領,國家需要我們奮起拼搏。我一定會發揚湖湘文化,發揚财院精神,為每一次長沙相聚增添新的風采。
作者簡介:王宏峰 ,2009年畢業于湖南财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現為北京城建北方集團有限公司風控總監兼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