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校友與發展 >> 校友風采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校友與發展 >> 校友風采 >> 正文

校友新著|黃美玲:《法律帝國的崛起:羅馬人的法律智慧》

時間:2020-04-19 浏覽量:

 

薦語:

本期特别推薦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友、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黃美玲教授新著《法律帝國的崛起:羅馬人的法律智慧》。

本書講述了從古羅馬公元前建城直到東西羅馬分裂後優士丁尼皇帝編纂法典為止的與法律相關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從法律學者特有的法學觀察視角出發,以古羅馬曆史故事為背景,講述了羅馬王政、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三個時期的法律以及具體條文,以論證法律在古羅馬興衰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相信本書讀者會有極佳的法學、史學和文學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黃美玲, 女,1984年生,湖南常德人。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授,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Tor Vergata University of Rome)法學博士,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碩士。先後在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和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擔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羅馬法、外國法制史的研究。

内容簡介:

本書是在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通識課程“羅馬人的法律智慧”講稿的基礎上修改形成的。全書共18章,每一章都通過法律曆史、文學作品、繪畫、雕塑或碑文文獻等素材講述一個獨立的羅馬法故事,同時全書又以時間為線索勾勒出整個羅馬法史的發展曆程。無論是從法律的角度去解讀曆史,還是在曆史的長河中去思考法律,這本書都将幫助我們在了解另外一種法律文明和傳統的過程中,獲得智識上的啟迪。

目錄:

 

 

 

 

前言:

黃美玲(代序)

古羅馬,在你眼裡可能是從七座小山丘上的弱小城邦成長起來的地中海偉大帝國,擁有壯麗輝煌的競技場和凱旋門、遼闊的疆土和璀璨的文化;又或僅僅隻是矗立在眼前的殘垣斷壁、斑駁石牆,如同一場紙醉金迷的鬧劇,血腥粗野的軍人、奢靡荒淫的貴婦和滿身傷痕的奴隸輪番上演;于任何一個羅馬法愛好者,它都擁有多重美好的含義。

羅馬,是一座城,神聖而永恒,宛如地中海的一顆明珠散發着耀眼的光芒。羅馬,也是一個民族,聰慧而骁勇,因英勇善戰而聞名四海。羅馬,還是一種文明,輝煌而璀璨,寬容博大的精神惠澤西方文化而奠基了歐洲文明。羅馬,更是一種智慧,崇尚正義卻不失靈活,曆史長青。近三千年的曆史與文化,羅馬沉澱出一份震撼心靈的莊嚴肅穆,散發着一種讓人神怡心醉的優雅芳香。走近羅馬,既是在認識一座古城、一個民族,也是在了解一個文明、一種傳統,獲得新的智慧源泉。

羅馬的傳統與文化是學者的天堂,而羅馬法則是引領人們通往那神聖之處的橋梁。羅馬人既有希臘人的柔美聰慧,又有迦太基人的堅韌不拔,還有與生俱來的寬容善良。羅馬的領袖們,從王到執政官,再到“第一公民”和皇帝,個個英勇善戰,帶領羅馬人征服了幾乎整個地中海世界。羅馬的法律人,從神聖的大祭司到能言善辯的演說家,再到慎思笃行的法學家和具有平民意識的審判員,在時空的變幻中共同用智慧創造了羅馬法的普世體系,奠定了西方法律文明的基礎。

“羅馬人的法律智慧”是我在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為本科生開設的一門通識課。所謂“通識”,應該是看似無用但卻無處不能用的智識。通識教育(enkyklios paideia) 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 世紀晚期,最初是智者的教學方法, 其目标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領導能力。後來在羅馬發展成為一套标準的自由技藝(artes liberals)課程體系,成為職業訓練之前拓展知識儲備的自由科目,是學習法律或修辭之前的預備性内容。

全書共十八章,每一章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但實際上又前後貫通,從側面勾勒出整個羅馬法史的發展曆程。本書的寫作,多取材于曆史著作或是文學素材。換一種方式講羅馬法,同時聊一聊神奇傳說、曆史制度,讀一讀經典片段、詩歌名著,看一看名家畫作、史片戲劇,看似無聊卻有料。一個不重視曆史的民族,注定是沒有未來的;一個沒學習過法律史的法律人,認識絕對是不全面的。當你驚歎于羅馬法的魅力時,你也許不知道,每一個法律制度的産生,都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他們嘔心瀝血甚至流血犧牲;每一部法律的頒布,其字裡行間無不投射出那個時代所特有的全部内在。無論是從法律的角度去解讀曆史,還是在曆史的長河裡去思考法律,羅馬法都是我們理解歐洲古代文化的必讀篇章。

羅馬法是一則宣言,昭示着人類對“良善和公正”的崇高追求;同時它也是一門哲學,教人“誠實生活、勿害他人”的行為準則;它更是一門科學,蘊含着“法其實來自于正義”的偉大智慧。羅馬法是文學家、法學家、曆史學家、藝術家們的心頭好,因為它是一座橋梁,帶領你抵達西方文化傳統的靈魂深處。傳統沉澱的過程中,發現智慧,智慧被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稱之為科學。置之法律,更是如此。

推薦序:

奧利維耶羅 ·迪利貝爾托( Oliviero Diliberto),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教授,意大利前司法部長。

黃美玲博士是我的得意門生,她所撰寫的這本書從題目的選擇上就非常具有吸引力—《法律帝國的崛起:羅馬人的法律智慧》。相較于傳統的名稱“羅馬法 ”,這無疑是一個更蘊含深意、實際上也更加準确的題目。事實上,古羅馬人一直都認為羅馬法是一門建立在羅馬法學家活動基礎之上的“學問”。這些古羅馬的法學家則被稱為“法律的智者”(iuris periti)。

羅馬對于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偉大貢獻,恰恰在于“法”( ius)的創造。法學,相對于其他的智力活動,諸如哲學、倫理、宗教、文學等,是一門獨立的科學。倘若沒有羅馬法傳統,也就不存在當今整個西方世界的法。我試着簡單地說明一下理由。

  首先,羅馬人一直對其法律傳統的延續性有着非同尋常的感情。從公元前 8世紀羅馬建城到公元 6世紀的優士丁尼大帝,這是一段非常長的時間,但是羅馬人總是将其理解為一種延續。

在這裡,我要提到古羅馬一位非常重要的法學家蓋尤斯,他生活在公元 2世紀,是《法學階梯》的作者。而《法學階梯》則是一本寫給在法律學校剛剛開始學習的年輕人的羅馬私法教材。不過,蓋尤斯還為最古老的羅馬法律彙編,即《十二表法》(最古老的西方“法典”),撰寫了評論。在《法律帝國的崛起:羅馬人的法律智慧》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這部法律頒布曆史的完整描述。

《十二表法》頒布于公元前5 世紀,也就是說,早于蓋尤斯所生活的年代7 個世紀。蓋尤斯對它進行評注,就好像《十二表法》在他那個時代還完全有效一樣。請允許我解釋一下原因。在他評注的前言部分,法學家蓋尤斯寫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起源(principium)對于整個曆史進程而言,是所有事物最根本的部分(potissima pars)。因此,起源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重要。”

實際上,法學家蓋尤斯通過這句話揭示了多重含義。首先,讓我們從中非常清楚地了解到,隻有研究法律起源和其在前面若幹世紀中的發展,我們才能理解現行法。其次,蓋尤斯的話也明确地透露出他對法的延續性—即一種不間斷的曆程——的呼籲。這種延續性,起源于《十二表法》,一直延續到他所處的年代。最後,法的起源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同時還意味着,對羅馬法偉大和非凡的過去的一種誠摯的景仰。

因此,蓋尤斯在《十二表法評注》中所作的序言,是一種真正的綱領性宣言,我毫不猶豫地将其定義為“思想體系性的(宣言)”。明确地說就是:沒有根基,就沒有未來。

而且,蓋尤斯的序言在若幹世紀以後,仍然繼續存在于羅馬法的重要文本中。優士丁尼在公元6 世紀頒布了《市民法大全》,這與蓋尤斯時代又隔了4 個世紀,而距離《十二表法》則有将近1000 年。但是,即使時間跨度如此之大,優士丁尼仍決定:《市民法大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說彙纂》(也就是羅馬法學家作品片段的彙編)——

以蓋尤斯的這則宣言( “起源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重要”)作為開篇(D. 1.2.1)。這種對整個古羅馬法律史的自豪感,恰恰在優士丁尼的《市民法大全》中找到了最終歸宿。

事實上,我們再一次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使用同一文本,這種跨越若幹世紀之後的“重新使用”,凸顯了羅馬人對法律延續性的深深确信。而在這種延續性的基礎上,更加确定了“隻有了解前面的曆史,才可能正确完整地理解當代”這一觀點。

最古老的法律史,被确定為當代法律科學的一部分。對于蓋尤斯如此,對于優士丁尼也是如此。換言之,我們研究過去的法律制度史,是因為通過對法律制度起源的了解,以及它們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變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這一時代的法。因此,要全面且透徹地理解現行法,毋庸置疑離不開對曆史的知悉。而就羅馬法而言,對于它的研究實質上是理解當今整個西方世界法律的關鍵。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理由。

羅馬法在歐洲和歐洲外的許多不同的法律體系中,即使伴随着時空的更疊,都持續地存在着。這些法律體系對于羅馬法而言,是“債務人”(debitore)。我這裡說的一個體系(sistema),指的是一個具有共同法律語言的分類的總和,是一種方法和解釋标準。即使它們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地自我更新,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是有效的。

實際上,雖然羅馬帝國作為“國家”組織走向了尾聲,但羅馬法卻陸續鑄造了很多歐陸國家的民法體系,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從葡萄牙到俄羅斯,然後從歐洲大陸出發,又塑造了整個拉美法律傳統。随後在19 世紀末,德國法學理論的重要影響達至日本。因此,羅馬法繼續在各種不同政治體制的國家中存續。

顯然,每個國家根據各自的時期、地貌、政治和經濟情況的不同需求,都對羅馬法制度進行了修改、删減、增加和轉換。但是其基礎——羅馬私法制度,在本質上并沒有發生改變。

這就正如從拉丁語中産生了許多“新拉丁語”——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通過共同的“母體”,去理解另一種語言并不用費多大的勁。羅馬法也為各種“新羅馬法”的産生奠定了基礎,正如我前面所說,它們都建立在如下的基礎之上: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體系,一種幾乎同樣的分類,一個在其内部可以理解的術語系統,一種誕生在不同的緯度卻具有相似的解釋文本的司法技術所形成的法律科學。不過,相對于拉丁語,它具有更加寬泛的地理政治範圍。

幾十年前,羅馬法在中國開始落地發芽。世界上兩個有着千年文化曆史的文明古國重新相遇:這兩個文明古國的文化傳統中都具備一種共同的特征,即秉承“沒有根基就沒有将來”的信念。中國法作為大陸法系大家族的一員,同時将自己偉大的曆史、千年的傳統、習俗和文化與羅馬傳統的法學範疇交融在一起。中國民事立法與未來的民法典,都是羅馬法穿越千年時空、跨越陸地海洋得以延續的一種獨一無二的非凡景象。

因此,成為久負盛譽的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的“文瀾講座教授”,讓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在過去的學術和政治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激動和自豪。

《法律帝國的崛起:羅馬人的法律智慧》一書,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許多體現羅馬人法律智慧的重要事件,這非常有利于了解羅馬法是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形成的。羅馬法律帝國的崛起正如其曆史一樣,在若幹個世紀的時間裡經曆了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羅馬法,正如您将會在這些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裡看到的那樣,還經曆了羅馬持續的戰争和内部沖突、疆域的擴張以及西部的衰落和東部的重生。這種重生既是法律的重生,也是拜占庭因優士丁尼皇帝的法典編纂活動所獲得的重生。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我深信這本書在這一偉大的國度也将成為一本了解古羅馬曆史的重要書籍。

這本書在内容和方法上都非常具有新意,信息量非常大。而我,則很榮幸地見證了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作者黃美玲教授,在羅馬跟随我學習羅馬法并獲得了博士學位,随後又在2017 年成為羅馬第一大學的訪問教授。由于與中國多年的合作,我得以成為她的博士生導師給予她學術上的指導,後來又成為了她最年長的同事和合作者。我一直竭力傳授給她一些我自己的經驗,而從她身上其實我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我們之間的教學一直是相互的,從來都不是單向的。因此,作為長者,看到自己年輕的學生越來越優秀,在學術和教學上越來越成熟,我是帶着真摯的喜悅之情和滿足感來撰寫這個序言的。而就像這本書的标題所宣稱的,本質上也彰顯了黃美玲本人的“法律智慧”。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