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8級在職法碩班學員,現任長沙市甯鄉市人民法院灰湯法庭庭長,2020年獲“全國法院先進個人”,現将其優秀事迹進行報道。文章内容轉自甯鄉市人民法院官網。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他是最年輕的一批80後,也是甯鄉市人民法院最年輕的法庭庭長。一米八多的身體裡住着一個耐心、細緻,講擔當、負責任的靈魂,他說:“做一個法官要真的将問題解決,不能簡單的一判了之。對法官來說處理的是案件,但對當事人來講,這些大大小小的案件影響的都是他們的人生。”
“做一個平凡而有溫度的法律人”是文彬給自己貼上的标簽。“我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硬邦邦的,相反,法律是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用最真誠的善意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問題。”

文彬
2011年,文彬從法律專業畢業,畢業後進入到甯鄉法院工作,2018年進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在職法碩班學習。除了在民二庭與執行局合計待了近2年時間,剩下的7年多時間裡,他深深紮根進了農村法庭,近距離接觸婚姻與家庭的“人間煙火”,體味普通群衆的百态人生。
一場巡回庭審
2020年3月的一天,一位80多歲的爺爺步履蹒跚地來到了灰湯人民法庭立案,起訴自己的朋友借款不還。文彬接待了老人,并從老人口中了解了事情的大概。老人淚眼朦胧說了一句“我一輩子都沒想過要來打官司”,讓文彬深受觸動。
為了守住老人的錢袋子,減少老人來回奔波的勞累,文彬決定将庭審設在老人所在鄉鎮的村委會。

巡回法庭庭審現場
庭審當天,85歲的範爺爺用顫顫巍巍的雙手翻弄着自己帶來的記賬小本,講述了借款的過程。2017年,為了進行養豬生意,當時65歲的黎爺爺向同村82歲的範爺爺借款1萬2千元用于購買豬仔。範爺爺想着黎爺爺是自己的“真朋友”,慷慨解囊,毫不猶豫地将錢借給了黎爺爺。随着黎爺爺投資養殖業失敗,欠着範爺爺的錢一直沒有着落。眼看着養老錢打了水漂,為了拿回借款,範爺爺數次上門催要,不料卻遭到了昔日好友的指責與謾罵,好友關系也在一次次上門催債中漸漸冰凍。
“當時我想着是結交一個朋友,朋友又怎麼會失信咧,想都沒想就把錢湊齊給他了”範爺爺說道。
“這個案子本身并不複雜,但是兩位老人因為在前期多次要債的交往中均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大家都是同村人,低頭不見擡頭見,怎樣化解老人之間的尴尬,修複他們之間關系是需要思考和努力的。”為了消除兩位老人的隔閡,文彬分别對範爺爺、黎爺爺進行背靠背調解。
“範爺爺,黎爺爺說要向您道歉,之前确實是因為投資失敗才沒有還您的錢,希望您能原諒。”文彬将範爺爺請到一旁,跟範爺爺溝通,希望解開兩位老人的心結。
“他生意失敗了确實很可惜,也可以理解,有困難照實說,我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範爺爺态度有所緩和。

文彬通過“背靠背”方式對案件進行調解
在文彬的努力下,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約定黎爺爺在2020年7月10日前一次性還清範爺爺欠款,範爺爺想着能在法庭的協助下拿回養老錢,也釋然了,多年的好友終于破冰言和。
當地司法所的所長及部分村民旁聽了庭審。
“這樣的解決方式蠻好,他們以前關系蠻好,就是因為這個借錢的事兩個家庭都不往來了,今天這麼和和氣氣解決了,左右鄰舍也都替他們高興。”一位旁聽的大爺給文彬豎起了大拇指。

範爺爺向文彬緻謝,并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一次3小時調解
人們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而大多數人認為要當斷家事的“清官”也以女性法官為宜,因為她們大多溫柔細膩,更擅長傾聽,做起工作會更得心應手。但在文彬看來,無論男女法官,隻要有耐心和技巧,都可以将家事案件辦理地讓當事人滿意、信服。
曾某、戴某在2001年經人介紹戀愛,2003年2月登記結婚。2005年11月,曾某在懷孕7個多月時,出現全身浮腫、發高燒等症狀,因情況危急,醫院當即進行了剖腹産手術,産下了一個女嬰,後曾某經醫院診斷為紅斑狼瘡。在曾某患病治療期間,雙方因曾某生病治療等事情發生矛盾,經當地村委會、婦聯等機構多次協調也未能起到積極作用。女嬰4個月時,曾某被接回娘家居住,此後女嬰由戴某一方撫養。為增加經濟來源,戴某外出務工,之後幾年,雙方鮮有往來,戴某也未對妻子曾某進行關懷及扶養。
2019年11月,戴某來到灰湯人民法庭起訴離婚。立案後,因為被告曾某身體不适及疫情影響,法庭多次協調溝通後将第一次開庭定在了2020年4月13日。
開庭前,文彬拿到案卷材料認真查閱。“這個案件不是普通的離婚案件,在這十多年時間裡雙方的矛盾和積怨已經很深了,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讓雙方矛盾激化進而爆發。”看着手中的資料,文彬不時皺眉。
為了妥善處理好案件,開庭當天文彬邀請了被告曾某所在村的治調主任參與庭審,“被告這十多年都生活在弟弟家,由弟弟、弟媳照顧,當地的治調主任更了解他們的情況,在适當的時候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下午2點庭審開始,原、被告見面後沒有想象中的劍拔弩張,文彬看準時機,組織原、被告進行“背靠背”庭前調解。

與被告的弟弟、弟媳釋明法理
“法官,我們同意離婚,我姐姐與他分開十多年,夫妻間也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了。我姐姐她身體不好,我們也不想拖着戴某,但是對于這十多年的醫藥費以及後續的治療費用,戴某應該盡到他的義務。”曾某因為生病已不太能清晰表達,委托其弟弟進行相關訴訟活動。在調解室内,文彬與被告一方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
另一間調解室内,曾某所在村的治調主任正在跟原告戴某介紹這些年來被告一家的生活情況。被告曾某多次病重入院,弟弟、弟媳傾心照顧才讓她一次次轉危為安,期間醫療費用也用了10餘萬。不久前,曾某剛從醫院動完手術切除了子宮,而曾某的父親因患食道癌,已經兩個多月沒有進食,全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一個家庭中兩個重病病人,已讓這個家庭負重太多。
一輪了解下來,文彬與治調主任碰了頭,交換了了解到的信息,雙方都同意離婚,争議焦點在于曾某生病期間及後續的醫療費用。被告要求支付前段及後續的醫療費用30萬,而原告表明自己經濟條件有限,目前隻能拿出8萬左右。
面對原、被告在醫療費用上如此大的差異,文彬和治調主任換了調解室,将了解到的對方情況向另一方闡述,并積極協調。
來來回回、反反複複,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雙方的差距也在文彬和治調主任的努力下逐漸縮小,但雙方要達到統一,仍有較大的差距。原告認為被告要求一次性支付的金額過高,被告認為原告想逃脫後續的治療費用,雙方互相訴說自己的難處,調解再次陷入僵局。
“你們看這樣行麼,把醫藥費分段支付,前段時間的醫藥費一次性付清,後續的醫藥費按年計算。”時間轉眼就來到了5點,文彬将雙方當事人聚集到一起,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個主意不錯”治調主任也随聲附和。
當事雙方思考、商量後,一緻認可了這個調解方案,并對前後段的金額進行了約定。
5點30分,一份雙方簽字的調解協議,約定戴某在一個月内付清15萬,後續每年支付15000元醫藥費,雙方解除婚姻關系,婚生女由戴某撫養,曾某有随時探望的權利。
3個小時的不喝水、不停歇,終于換來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這種案子,審理起來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雙方化解積怨。他們之間還有個女兒,日後還要來往,如果今天一判了之,恐怕雙方的怨恨會更深,現在能夠和平解決,對雙方、對小孩都好。” 文彬終于松了一口氣。

案件調解後,文彬在書記員的電腦上編輯調解書
一點笨功夫
“在農村法庭,每一個審判員都要像一瓶‘萬精油’,不僅要醫得了感情破裂,能治鄰裡糾紛,還要修複得了父母子女關系……”文彬說,在法庭工作的這幾年也算“身經百戰”了。
剛到農村法庭時,文彬也是個愣頭青,面對一堆蠻不講理的當事人,也很苦惱,不知如何下手。“剛到庭裡,可能庭長分給你10個案子,每個都是家長裡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會讓你覺得一個都搞不定。”回想剛入法庭的窘境,文彬還有些不好意思。“文彬責任心特别重,心裡面挂不住事,案件沒有解決,就時時刻刻想着案子,後來有段時間還導緻了失眠。”跟文彬一起在雙凫鋪法庭工作的庭長蔣芷華如是說。
為了辦好案子,文彬開始默默努力。“性子急就得慢慢磨。”文彬說,自己原先是個性子比較急的人,總希望事情能夠在自己的掌控中,可是到了農村法庭才發現,要處理好一個矛盾糾紛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急性子,隻能耐心地去疏通,找到問題的症結。“苦幹也要巧幹,中國的農村社會是人情社會,自己悶着幹半天可能還抵不上了解情況的村幹部一句勸。”摸清了門道的文彬,開始适時地借助外部力量,邀請村幹部、治調主任參與到案件的庭審和調解中來。在有力的外援支持下,往往執拗的當事人可以說通了,固執的當事人也放下了偏見,大家心平氣和坐下來,好好溝通,矛盾也迎刃而解。

成功調解道路客運運輸公司和承包人之間的糾紛,當事人向文彬送來錦旗
辦案是個“痛并快樂”的過程,加班、熬夜一樣都不會少。2018年度,文彬結案461件,所承辦案件無一改判和發回重審,平均結案時間40餘天,案件調解率高、上訴率低,被長沙中院評為“辦案能手”。2019年,文彬結案413件,平均結案時間38天,獲評“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400多案子怎麼審下來,現在問我,我也記不清了,大概就是白天坐在審判桌前不起身,晚上加班寫文書掉頭發換來的吧。”文彬笑得坦然。“彬哥加起班來可以加到淩晨1、2點,我都熬不住。”法官助理李進凱說道。
沒有天生的辦案能手,隻有勤勞奮進的追求者,為了追求公平正義,兌現莊嚴的法官誓言,許多像文彬一樣的基層法官,将“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中,用行動守護一方安穩、和諧,在基層法治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堅定與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