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鵬麗,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2級本科生,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2012年獲山西省岚縣高考理科第一名。



我隻做一件事
考出理科第一名的成績其實超乎我的預料。
高中時的我對于985、211沒有很多執念,甚至是沒有很多概念。我唯一關注的是,習題冊上的每一道題是否學會了,課本上的每一個知識點是否學會了,老師講的每一堂課是否聽懂了。
高考那一年,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11點半上床睡覺,中午不午休。中午時幾十個人的教室往往隻剩下三四個人,很安靜。我一直記得那個場景,正午的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在習題冊上,是我學得最差的物理學。一道錯題一道錯題攻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反複理解記憶,我隻管不停地做題......
考試前後,身邊很多同學在焦慮不安時,我仍心無旁骛,隻有一個念頭,做對每一道會的題
高考後的那個夏天,2012年高考成績發布。我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績收到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錄取通知書。
從“調劑”到摯愛
進入大學的我,“學習”這件我還擅長的事好像不那麼順利。
我的志願最初填報的是會計,法律是我的調劑學科。當時的我對于法律的學科内容、職業發展沒有多少了解和預期。
就這樣,欣喜中夾雜着些許迷茫和不安,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

大一時,我常常在法理學、憲法學課上跟不上思路。必須做好當下,我仍是當時那個高中時的我。我拒絕了一切社團活動和社交活動,圖書館成為我最愛去的地方。法律實務類書籍我看了一本又一本,漸漸地,法律的内在邏輯性和我多年形成的理科思維契合上了。
從大二開始,我的學習成績又進入了大爆發的狀态。大四那年,我以年級前五的成績被推薦免試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繼續攻讀法學專業。
中途,我到過長沙當地的法院實習,接觸了不同案件、草拟過一些法律文書。後來又到了人民法院出版社做實習編輯,那幾個月我被分配的主要工作是,編校人民法院案例選編。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一頁紙一頁紙地翻,始于文字校對,我卻深深地為它們着了迷。法院,法官,成了我心向往之的地方和職業。
很幸運,畢業後我順利入職大興法院。
開啟“特種兵”模式
入職後,我被分配到審判管理辦公室(研究室)工作。
“小翟,請你幫我們看一看我們庭的平均審執天數排名是多少?”“小翟,請你起草一下這個季度的審限制度落實情況報告。”“小翟,請你看看審批一下案件的流程。”……審管辦的工作總是電話不斷、打字飛快、腳步匆匆。
做一張大報表需要至少2個小時,從每一個細分表裡提取十幾個數據。手頭同時運轉着四五件事,需要早上、中午、晚上分别捋一遍手頭工作,确保不遺漏任何一件随時來的任務。
而對我來說,“特種兵”的不隻是工作節奏,也是生活節奏。
2021年五一假期,是我和先生商定的婚禮時間。按照老家習俗,第一天是流水席,第二天是婚禮儀式,第三天是答謝宴。這次對于父母來說也有些特殊意義,因為疫情很長時間沒有見面,這是跟父母唯一可以多呆幾天的機會。但是始終惦記着專項工作進度,怎麼都呆不安穩,婚禮一結束我們就回到了北京。整個婚禮持續了兩天,假期後三天我整理、打印完了所有的備查材料。
倉促“特種兵”式婚禮确實留了些遺憾,但這就是我所一直堅守的——做好每一項細節性工作,就像上學時作答好每一個題目、背好每一個公式那樣重要。
學習一直是種習慣
每逢月初以及元旦、“五一”“十一”的節假日,都是我和同事伏在電腦前分析總結上月數據的繁忙時刻。
審判管理遠不止是表面的數據。對于庭室來說,每一份數據報告背後凝結着各業務庭室的辛苦汗水,凝聚着全院對于公正與效率的卓越追求。對我個人來說,意味着工作中源源不斷湧出來的感受和亟待需要補充的新知識。
我在彙總審判效率數據和材料時,會去想如何有效運用多個時間節點,讓案件審理提速。我在參與案件評查工作時,會去思考每個案件的信訪成因和避免方法。我在旁聽案件報告時,會迅速列出自己沒有聽懂的法律程序和實體問題進行會後學習。我嘗試着把态勢分析做的更細,橫向對比、同期對比,做好針對性更強的提示。
多年來,愛鑽研的習慣也一直沒變,我參與編寫的涉農土地的流轉司法統計獲獎了,參與撰寫的“司法直覺力的洞悉與修煉”也獲獎了。
學海無涯,我将繼續泛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