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17日晚,在華南理工大學B9中座202,2003网站太阳集团蔣海松副教授帶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講座——《西遊記與法律思維》。華南理工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葉竹盛副教授主持了講座。這也是蔣老師在中國大學MOOC負責的慕課《法說西遊記》在全國的第四場線下翻轉課堂報告會。

蔣海松教授在開篇用幽默風趣的話語調侃了普羅大衆對法律的直觀感受:法律是強制而暴力的,法庭是陰森的,法條是枯燥的,法學學子更是為法消得人憔悴,日益秃頭;但所謂隔行如隔山,在“法治”當代,法律僅僅隻是約束人們的工具,好似利維坦一般可怕嗎?蔣教授批駁了這種觀念,并提出法學是一門美學,法美學之于每一個法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而通過文學與法律的交叉學科思考、将法律語境化的學習也是培育法律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
衆所周知,《西遊記》誕生于明嘉靖年間,資本主義萌芽孕育于此時,人們注重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與此同時,随着理學的興盛和明代統治者普法教育的推行,三綱五常公序良俗也在改變着社會風氣。這就使《西遊記》在奇幻瑰麗的浪漫主義表皮下,更添一絲嚴謹的法律态度。

蔣海松教授首先以小妖“小鑽風”一句台詞“我家大王家法甚嚴”切入,再輔以百花羞公主“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于不孝”的說法,豬八戒尊重專人專司審判的故事,提出《西遊記》角色們具有法律意識,上至天庭,下至陰曹地府,法律深入衆神仙和魑魅魍魉之心。
不僅如此,《西遊記》中的四名主要人物在蔣海松教授的妙語連珠下,也成為了法律達人。首先是豬八戒面對孫悟空砸門,呵斥道“你且去看看律條,打進大門而入,這個雜犯死罪哩!”背後對應《大明律》凡夜無故入人家,杖八十;主家殺死者,勿論”,猶如西方法律諺語,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的軍隊不能進,這體現了一種中國式的防衛權、住宅權、隐私權和财産權。
孫悟空在《狀告李天王》這一回中也彰顯了其法律大聖的威力,取紙筆寫訴狀,以嚴謹的訴訟法狀告李天王包庇幹女兒黃鼠狼精,真乃法律鬥士。
相較于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則是嚴苛法律的受害者,他由于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盞被罰,小而觀之這無傷大雅,可在封建法律中這是十惡不赦的大不敬之罪,觸犯了天庭的尊嚴,因而落得此局面。

其後,蔣老師深入分析了《西遊記》中法律意識如此發達的社會背景與曆史原因,并探析了其對今天的法律思維培養和推動法治建設的意義,還重點剖析了道德思維與法律思維在《西遊記》中的不同體現。
在講座結束之際,蔣教授回答了同學們和老師的提問,涉及到法律在古代社會的正反效應、西遊記與性格哲學、西遊記與禮法傳統等, 正如他所言,西遊記不愧為一部偉大的作品,它對于社會的批判引人深思,研讀這部小說,更可以洞察曆史,回溯政治,希望各位法律人們從文學、美學之中發掘更多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