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社會發展出現了什麼危機?香港廉署的成功經驗能否為大陸借鑒?兩岸關系前景如何?為了培養2003网站太阳集团MPA學員的國際視野,2017年7月7日,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MP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邬彬老師的帶領下,16位湖南青年公共管理者在國際大都市香港度過了難忘而充實的6天研修之旅。

剛剛抵達旺角維景酒店,學員們就受到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們的熱烈歡迎。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臧小偉教授、副院長陳漢宣教授、國際知名廉政研究專家公婷教授、高級行政主任Candy、Terry Xiao 博士等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修學員舉行了熱情洋溢的歡迎晚宴。

與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面對面對話,零距離讨論香港社會治理中的機遇與危機,是研修團學員此行最主要的活動。
在香港城市大學的精心組織下,學員們深入香港特别行政區立法會、廉政公署、警察總部、香港房屋署等政府部門與特區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工作者深入探讨香港政府管理經驗與挑戰。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專員毛錫強和學員們一起讨論香港公務員體制和特區政府法律起草,香港廉政公署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岑家輝在廉政公署總部和學員們讨論香港廉潔之路,在香港特區政府工作多年的張楚勇教授介紹香港社會的管制之道。

在此次研修中,學員們不僅學習公共管理,還深入讨論了兩岸關系的發展。在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台“前行政院長”江宜桦教授專門為學員們詳細回顧了兩岸關系的曆史與現狀,深入分析了影響兩岸關系走向的若幹因素,和學員們就兩岸交流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地探讨。
為了幫助學員更加深入、全面了解香港社會,香港城市大學專門組織研修團成員深入香港鳳凰衛視總部,了解媒體發展與社會治理。


香港如何解決殘障人士的就業問題?香港社會企業對香港社會發展有何影響?帶着這些問題,2003网站太阳集团MPA學員專門奔赴東華三院。東華三院是香港曆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NGO組織之一,下屬有20多家社會企業,專門負責解決香港殘障人士的就業問題。學員在東華三院的兩生花店,和東華三院社會企業負責人、社會企業員工進行了深入地研讨,探尋社會企業發展之道。

讓學員們感觸最特别的是與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們的分享會。楊麗天晴博士、張月博士、王大安博士、肖漢宇博士給來自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MPA學員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和港漂生活。張達明博士給學員們分享了工作20年後再攻讀博士學位的體會。來自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MPA學員代表彭佳良子、子衿、廖曉岚學員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曆和成長曆程。原本計劃兩個小時的交流竟然延長到了将近4個小時。

7月13日,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MPA學員舉行了特别的歡送晚宴。在歡送晚宴上,公婷教授代表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緻辭,為全體學員頒發了研修證書。學員代表紛紛分享自己的研修心得,暢談研修體會。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府管理者的國際視野,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重要課題。學員們紛紛表示香港地處中西文化交融中心,此次參訪收獲頗豐,終身難忘,希望2003网站太阳集团MPA教育中心以後繼續開展這樣的研修活動。
研修心得
“張楚勇教授的《回歸20年與香港的管治》,以香港回歸為分界線,帶我們整體認識了香港,以及香港回歸20年的成長和改變;香港房屋委員會向我們更具體地展示了香港居民的生活狀态;香港立法會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香港每一項法律和制度産生過程的神聖;展城館以時間為軸,向我們展示了香港的城市規劃和發展;廉政公署的神秘感也在本次的研修活動中揭開面紗,向我們更系統地展示了“世界上最廉潔政府”之地香港的廉潔文化建設方式和成果;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了鳳凰衛視人的“敢想、敢為、前瞻性、國際性”;
毛錫強教授的《對香港公務員體系的若幹觀察》,講解過程客觀細緻,事例解說、數據對比、香港與大陸對比、香港與新加坡的對比等各種例證信手拈來;江宜桦教授的《兩岸關系的現狀與前景》,同樣以時間為軸,以橫向對比為支撐,讓我更立體地了解了台灣,了解了海峽兩岸人民思想和價值觀的差異。這些課堂經曆和參觀學習經曆,都讓我收獲頗豐并且終身難忘。”
——MPA學員陳琳
作為一名公共管理專業的碩士,香港對我而言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對象;作為一名公職人員,香港也是我唯一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的非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我很珍惜這次研修的機會。
香港位于大陸的南端沿海,與深圳市隔着深圳河相望。新界大量不準開發的土地,使香港與大陸之間有了一個緩沖,也隔絕了兩地的一些互動和聯系。由于港英政府長達150多年的殖民統治,港英殖民統治時期,香港人自己不用考慮内政、國防和外交事務,隻需一門心思發展經濟,極大改善了香港民衆的生活條件。
而1997年回歸以後,港人治港,将香港人推到了前台,而行政管制,恰恰就是香港人的短闆,适逢全球經濟下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首當其沖,香港市民生活質量顯著下降,中港沖突成了轉移矛盾的目标,也成為一些别有用心人士利用的手段。從零開始,難免有坎坷。現代人普遍比較浮躁,急于見效。香港人能不能給出這個時間給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恐怕隻有時間才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MPA學員王雨甯
此行城大,慕名而來,正值香港回歸20周年,我很想了解香港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能夠學習借鑒的先進經驗。這不是我第一次來香港,之前來都是走馬觀花,行色匆匆,不能很深切、很全面地了解。而此次研修,我不僅在城大課堂上聽到城大著名教授,香港、台灣高級官員介紹香港的社會改革與發展、兩岸關系等,還到立法會、廉政公署、警察總署等“神秘”機關去揭開“面紗”。因此,我十分珍惜這一次的機會。
在香港,政府幾乎沒有“秘密”可言,從決策到執行,每一個環節都是公開透明的,它公開的層面和程度,尺度之大,可能讓你很難想象。之前我總覺得,立法會(相當于我們的人大機關)、廉政公署(相當于我們的檢察院)等等,這些地方應該是普通市民很難進去看一看的地方。沒想到,這些機關部門不僅香港本地居民可以進去參觀,還對所有來港的遊客開放。每一個人都可以走進立法會的現場,旁聽整個立法會決策的過程,見證某個法案的誕生(隻要你有時間和足夠的耐心)。香港房屋委員會,對于公共房屋的建設,維護和清晰分配等等都有一整套的程序,對于這些内容在其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查閱。
最讓我意外的是廉政公署。來之前,我隻在TVB電視劇裡看到過ICAC,辦起案來十分神氣,也很神秘。經過ICAC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岑主任和許博士的介紹,原來ICAC也有專門向公衆介紹ICAC的展示區域,還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從事宣傳ICAC以及反貪樹廉的工作。對于公衆的舉報,ICAC的長官無權處置,一旦插手即違法,沒有人能一手遮天。
——MPA學員廖曉岚
香港經驗給我們的啟發
1、可以學習的經驗。一是香港公務員的高效專業;二是對腐敗的零容忍;三是高度的法治化。
2、需要吸取的教訓。一是房價過高,香港高昂的房價對香港的競争力和居民的幸福感造成非常大的破壞;二是貧富差距過大,社會階層固化,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三是公務員有官僚化趨勢,體制缺乏彈性;四是香港政府乃至整個社會視野不寬,缺乏戰略思考。
——MPA學員黎毅
之前來過香港,但都沒有此次感受深刻:
一是基礎設施非常完善且人性化,交通超級便利,出行很方便,可以說是各種交通工具無縫對接。然後生活也很方便,比如說洗手間,都會有廁紙、洗手液、扶手等。
二是規則意識強。像香港的道路并沒有内地寬敞,很窄,但是絕大多數人和車都會遵守交通規則。還有人們上扶梯都會很自覺靠右,讓一條路給急行的人,推嬰兒車的絕對是在直行梯處有秩序排隊。香港的節奏快,但是有條不紊。
三是政府部門和民衆的互動很多。我們參觀的每一處地方,都有翻蓋的互動問答設置,還有宣傳片滾動播放。無論是立法會還是廉政公署,公衆參與度都很高。
四是急救設施的完善。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如何使用心肺複蘇法急救,但是更有效的是“神器”——AED裝置。内地很少見,現在也在加大力度擴大設置點,但在香港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公共場所。
五是中西文化兼容。在香港可以看到很傳統的習俗、物件、稱呼等等,但是同時又有很現代的時尚、生活方式等,中西方文化在香港兼容并蓄相得益彰。當然還有一些感受,也許需要一段時間沉澱才能體會更深。
總之,我不虛此行,很幸運有這樣的經曆,能參加這樣豐富多彩的研修。
——MPA學員張宇航
作為一名團委幹部,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也在我們工作範疇之内,但是我們在正确引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做的遠遠不及香港,本次香港研修之行多次引我深思,讓我在今後工作中有了更新穎的想法,認識了一群良師益友,也讓我敲響了需要不斷保持學習的能力的警鐘。
真心感謝城大的各位教授、博士們還有邬老師的辛勤付出,也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讓我如此貼近香港了解香港,但是此行所有所獲、所有的美好我都會好好收藏,存在心底。
從此,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于我而言,有了不同的意義。
——MPA學員楊郴東
七天究竟可以帶來多大的改變?在這個看似一成不變卻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改變的世界裡,在為數不多精彩的講座與參觀中,在無數插肩而過的表情,稍縱即逝的氣息裡,我卻似乎慢慢懂得了香港社會法治精神的一點點核心,我模糊而又确定的感受到了這份我認為香港社會最為核心的精神。
香港的這次研修之旅讓我看到了願意花時間去改變公民與培養公民帶來的巨大改善與進步,而這種巨大的改變都來自于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于每個人小小的努力與改變。選擇對的去堅持,時間會給你巨大的饋贈。
我會把這份堅持帶到我的工作中去,不再輕視自己力量的渺小,不再急功近利的去改變什麼,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不忘記開拓學習與視野的重要,靜待一樹花開,靜待歲月滄海,靜待改變的到來。
——MPA學員彭佳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