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學以積勤而成,文以精思而工。”2022級本科生李轶楠努力深耕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對競争。她刻苦學習,堅持不懈;同時她也熱愛生活,豐富人生經曆。本期國獎人物專訪,我們與李轶楠對話,聆聽她的故事。

李轶楠
成績:核心課成績前1.5%,四級分數670+
榮譽:榮獲2022-2023學年國家獎學金,2023年軍訓先進個人,2022-2023學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五四評優三好學生标兵,“法律俏佳人”三等獎
競賽:2024傑賽普國際法模拟法庭比賽備賽中
學生工作:班級宣傳委員和學習委員
1 學習規劃: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Q1:在學業規劃上,你有哪些短期或長期的計劃嗎?
在這方面我的規劃是比較簡單的。首先,大一的時候因為剛高考完,在對學習葆有熱情的基礎上,我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自習,為學習專業知識打牢基礎。在這個階段,一方面要好好準備專業課,使你的成績亮眼;另一方面也需要努力提升英語水平,這對後面競賽、保研會有較大的幫助。其次,可以趁着大一的時間體驗以前未經曆過的生活,去發展一些個人的興趣愛好。大二學年則專業課比較多,但是随着專業知識的不斷學習,可以嘗試去參加一些科研競賽。至于大三大四,我的目标就是争取保研。所以我認為學習規劃不用太着急,現階段把該弄懂的知識點都弄懂了,把該看的書、該看的案例、老師講的内容都理解了,一步一個腳印,總會有收獲的。
Q2: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知識,你在課後會有什麼學習安排?
若想取得好成績,課外肯定是需要花時間投入學習的。我在高中時期是理科生,而在有些省份,高中選擇文科的同學是有提前學過一些法學相關的内容,所以對理科生來講,我覺得在課後可能要比别的同學多付出一些學習的時間。除了專業課的學習,我在課後也會花時間學習英語,由于詞彙量基礎較牢靠,所以我更多精力是用來刷英語真題,在做題中加深對單詞的印象。
Q3:你在大一入學階段感受過迷茫嗎?
我大一的時候常常會想家。因為第一次離家這麼遠讀書,一個人學習生活,事事都要自己去摸索,所以會覺得不适應。但我認為上大學感到迷茫、不适應是因為每天不夠忙碌。如果你每天無所事事,就很容易胡思亂想。事實上在法學學習過程中,你需要将大部分時間用于聽課、看書看案例等,這些都會使得你的日常生活非常充實。因此感到迷茫可能是因為你隻是在空想自己該幹什麼,卻遲遲不付出實際的行動。所以我覺得度過迷茫期,就需要讓自己忙碌起來,該做的任務及時去完成,剩下的時間就可以享受生活,減少焦慮感。
2 熱愛生活: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Q1:你覺得你的性格是什麼樣的?這與你學習法學專業有契合之處嗎?
我屬于外熱内冷的性格。如果我喜歡一件事的話,就會以百分百的熱情投入;但很浪費我精力的事情,我也一般不會選擇去幹。學習法學這門專業,我覺得是需要這種投入精神。雖然我平時是比較好相處的一個人,但也有原則。我認為作為一名法學生需要有這種基本意識,如果别人做的一些事情會傷害到你,就要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Q2:在生活中你會有哪些愛好來調節繁重的學業,豐富自己的生活?
我最突出的愛好就是跳舞。因為我從小就在學跳舞,先後學了六年的民族舞、六年的拉丁舞,後來學了爵士。我感覺跳舞會帶來快樂。因為法學專業需要看很多書,當你長時間學習之後,肩頸會不舒服,此時我覺得出去進行一些運動,聽聽音樂,可以減輕壓力。勞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日常還喜歡寫手賬、日記或者書摘,或者是寫一些感想之類的内容。熱愛生活,則萬物皆可作素材。
Q3: 請你對目前大學生活打個分(1-10分),并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我打8分。我覺得8分算是總體偏上,因為就從我目前學到的知識、結識的老師和朋友來看,算是取得了一些小成就,這些都是對我之前學習的一種反饋,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剩下那2分,我感覺一個是離家太遠了,仍然無法完全解決個人想家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大學和你的初中高中生活不太一樣,在人際關系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
Q4:作為學姐,有什麼想對大一的學弟學妹說的?
其實我本來今年想去面試軍訓負責人,很可惜因為與比賽培訓的時間沖突。高三畢業時給母校寫過一段話,現在我想送給學弟學妹們:“如果成功太難,我祝大家心明眼亮,歲歲平安”。這個世界上總有比你更優秀的人,你不能保證你永遠是最優秀的那一個人,即使你是年級第一,也會有比你更優秀的同學。我們都是普通人,能把一件很小的事情做好、做到自己滿意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大學,一方面學習要認真,對自己負責;另一方面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态。大學生活最重要的并不一定是要拿到很優秀的成績,而是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生活。
結束語
在該奮鬥的歲月裡,要對得起每一寸光陰。李轶楠同學認真對待學習與生活,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希望我們能共同努力、不斷進取,奔赴更遠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