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研究機構 >> 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家腐敗預防與懲治研究中心 >> 正文
您的位置: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科學研究 >> 研究機構 >> 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家腐敗預防與懲治研究中心 >> 正文

中心主任張智輝教授《刑事法研究》五卷本隆重面世

時間:2019-12-10 浏覽量:

我國首套檢察特色的刑事法學研究著作面世,中國檢察出版社2019年版,張智輝著。叢書共分為五卷,分别是《刑事法研究第一卷·中國刑法學》《刑事法研究第二卷·國際刑法學》《刑事法研究第三卷·刑事訴訟法學》《刑事法研究第四卷·犯罪學》《刑事法研究第五卷·檢察學》。



内容提要

《刑事法研究》叢書分為五卷,其内容集中體現了作者從事檢察理論研究工作以來,對刑事法學領域一些重大問題的深入思考。第一卷《中國刑法學》,其内容既有對刑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也有對具體罪名的法律适用及立法完善的思考,還有對刑法改革的反思與探讨。第二卷《國際刑法學》,内容包含了對國際刑法基本問題、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反腐敗國際合作以及國際刑事法律文件與國内法銜接的理論探讨與實踐反思。第三卷《刑事訴訟法學》,全面梳理了刑事司法理論、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公訴權、羁押制度、逮捕制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全面審查制度、控辯制度、訴訟監督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第四卷《犯罪學》重點關注了犯罪學基本理論、犯罪預防原理與規律及方法、腐敗犯罪的原因與預防等前沿問題。第五卷《檢察學》,内容包括檢察學理論與改革、檢察制度、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及作用、檢察權的性質及行使等諸多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五卷本所輯錄篇目多以作者已發表期刊文章、會議發言、專著中部分内容為基礎,結合當前法律實務中的熱點與難點加以修改與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與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張智輝,1954年生于陝西武功。法學博士,現任職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學、檢察學。

張智輝教授1972年參軍。1978年考入西南政2003网站太阳集团(即西南政法大學),成為該校恢複招生後的首屆新生。本科就讀期間開始理論研究,在《法學研究》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試論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理論根據》。198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師從高銘暄、王作富教授攻讀刑法專業碩士學位,開始對刑事責任、犯罪學和國際刑法的系統研究,撰寫并發表了多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在此期間與華夏出版社、西南政2003网站太阳集团《國外法學參考》等合作,參與翻譯了《英國刑法導論》《肯尼刑法原理》《新犯罪學》《國際刑法典草案》等多部譯著。1984年碩士畢業分配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從事出版編輯工作。1986年以其碩士論文為基礎增訂出版了第一本專著《我國刑法中的流氓罪》。此後至今,張智輝教授始終站在刑法理論的前沿刻苦鑽研,筆耕不綴,先後出版了8部重頭學術專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張智輝教授是國内最早在國際刑法學研究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至今仍在中國國際刑法學研究領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張智輝教授調入中國檢察理論研究所(2004年1月改名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進一步深入檢察學研究工作,先後發表了多篇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的檢察學研究論文;同時,張智輝教授作為檢察理論研究所的負責人,帶領團隊從中國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檢察理論,為中國檢察理論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張智輝教授一直從事刑事法律科學和檢察學研究工作,其在刑事法律科學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犯罪學、國際刑法學。學術成果主要有:個人著作8部,主編、參編、參加翻譯學術著作54部,發表論文80餘篇,獲各類科研成果獎16次。其中,獨著《刑事責任通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于1999年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獎項“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獎”圖書一等獎第一名;擔任第一編主編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中國預防犯罪通鑒》(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出版)獲中國圖書一等獎;擔任主編的《司法改革熱點問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于2001年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獎項“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獎”圖書一等獎第一名;獨著“刑法改革的價值取向”于2003年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獎項“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獎”論文一等獎第一名。


轉自中國檢察出版社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号
郵編:410082   電話:0731-88821963